第276頁 (第1/2页)

一時之間,京城乃至大明都知道了有個大貪官叫陶朗先,還有個小貪官叫梁之垣,他們不僅貪污,還陷害忠良。

金州挨著登萊,《金州通訊》也很快在登萊發行,結果搞得陶朗先狼狽不堪,臭名遠揚。

不過,此事的結果卻讓李彥瞠目結舌,朝廷突然就出了一道旨意,要求軍國大事,不得抄報,也就是不得在邸報上抄發,自然華夏社的報刊也不能刊登。

李彥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果然,汪文言私下來了信,說是朱由校本擬讓王安擔任司禮監秉筆,這個位置在明代被稱為內相,地位尊崇,王安依照慣例請辭,沒想到朱由校竟然真的改了主意。

汪文言告訴李彥,據李實所說,這件事是客氏從中作梗,說是王安身體不好,讓皇上不要太累著他,朱由校居然就相信了。

在李彥的引導與孫承宗的教育下,朱由校在政事處理上越來越純熟,但畢竟還是個少年,心智不成熟,竟然就這麼被客氏給忽悠了。

最後坐上司禮監秉筆的就是魏忠賢的死黨王體乾,如此一來,客魏地影響力頓時大大加強。

當然,這只是引子,禁止抄報軍國大事,根本原因還在於華夏社對陶朗先的揭露,讓群臣感到恐懼。所以有人提出了這條奏疏,又因為王安不在,朱由校就批准了。

&ldo;將復興的希望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永遠是不保險的,&rdo;李彥只能接受這個事實,讓華夏社低調下來。但是不容易受到朝廷控制的《金州通訊》,卻以更犀利的筆觸開始攻擊陶朗先,並將鉗制言論這條罪名加在陶朗先地頭上。

華夏社偃旗息鼓,《金州通訊》則扛起了言論自由的大旗,這是李彥地一次試探,他想看看能不能在大明這個堅固地封建堡壘內部,轟開一道缺口。

其結果讓李彥相當失望,言官上疏彈劾,許多文人士子也反對這種&ldo;無君無父&rdo;。公開謗議朝政的舉動。

李彥指示華夏社旗下地報刊刊發這些士子文人地文章,也就是和《金州通訊》唱反調,站在朝廷的那一邊。

很多人都知道李彥是華夏社的創始人。《金州通訊》顯然也是他主辦的,自己跟自己打擂台,實在有些莫名其妙。

李彥才不管別人怎麼想,華夏社與《金州通訊》打擂台,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這場關於言論自由的爭論變得舉國皆知,順便也讓陶朗先這個貪官變得家喻戶曉。

最終的結果,是朝廷下旨申斥了李彥,要求《金州通訊》禁言,李彥也很爽快地禁了《金州通訊》。然後搞出一份《朝鮮通訊》,開始以朝鮮的名義編撰、發行這份刊物。

惹起物議沸騰的陶朗先、梁之垣終於也是辭官回家,倒是沒有什麼別地處罰,甚至連申斥也沒有,這讓李彥相當失望,果然是官官相護。

倒是很多官員盯著李彥不放,交章彈劾,有了王安的教訓,李彥堅決不請辭。恰好這個時候建奴開始厲兵秣馬,王國興、駱養性等人又上疏力保,朝中才暫時安靜下來。

不過這件事說到底還是李彥吃了虧,華夏社的報刊遭到管制不說,與文官集團地關係也變得惡劣,加上魏忠賢逐漸走上前台,原本最大的後台也變得不再牢靠,這一切都迫使李彥將發展的重心逐漸向金州轉移。

九月初,快要進入東北收穫的季節。後金與復遼軍方面都是頻繁進行軍事調動。其八子皇太極、侄兒阿敏領軍三千,兵逼鎮江。毛文龍緊急求援。

李彥令毛文龍保護軍民後撤,毛文龍不聽,新成立的東江水營則在皮島、身彌島登陸,同時接引遼民開發島嶼。

緊接著駱養性領原金州營,現在的東江營在鐵山登陸,並著手在鐵山建立基地。

毛文龍號稱擁兵八千,其實都是一些連裝備都沒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