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第1/2页)

以往。即便是沒有聯席會議的存在。遇到重大決策的時候。李彥也總會召集大家一起商議、決策。雖然最後還是要李彥乾綱獨斷。不過這種協商決策的傳統已經形成。現在不過是將這種做法固定下來。倒是進行的很順利。

除了明確聯席會議。原來設置的參謀部、後勤部、情報部、作戰部等都沒有變化。參謀部。與總兵署一起管軍事。軍隊的調動、訓練、作戰都必須參謀部與總兵署聯名確定。通常來說。參謀部制訂計劃。報經聯席會議批准。由總兵署執行。

聯席會議相當於兵備道召集的咨議結構。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兵備道手中。當然最終運作時權力可大可小。暫時李彥還是要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聯席會議通常是由兵備道最後拍板。為了順暢運轉。也會臨時或長期授予成員一些次要、瑣細或者是臨時決斷的權力。譬如一些不重要的調動、訓練。就可以經過軍事小組討論決策。

為了確立各人的身份。李彥作為兵備道。同時也是聯席會議的議長。他任命王國興為副議長。駱養性為軍事小組。也就是所謂的&ldo;軍議院&rdo;院長。

兵備道通過聯席會議。成為最高權力的掌控者。在這個體系中。兵備道擁有極大的權力。但同時也凸顯其他成員的重要性。這對習慣上司說了算的官僚體系來說。顯然是完全不同的。參與者肯定會感到權力加身的榮耀。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五八回 海上貿易

聯席會議將原本協商決策的機制固定下來,在不損害李彥權威的情況下,形成事實上的集體決策,從而使得這個群體的聯繫更加緊密。

聯席會議下面又分設軍議院、政議院,以處理日常事務,軍議院對應情報部、參謀部、總兵署、作戰部。

通常來說,參謀部制訂提交軍隊建設、調動、作戰方案,聯席會議通過以後,交總兵署、作戰部執行,總兵署的職責就是組織指揮軍隊的作戰行動。

作戰部原本是在打仗的時候,參謀部與將領討論作戰計劃,明確聯席會議以後,作戰部就有些多餘,李彥便將兵戰俱樂部掛靠作戰部,作戰部實際就成為兵戰俱樂部的指導機構,以及兵戰俱樂部的精英機構。

以兵戰俱樂部為主體,作戰部事實上類似於軍官培養學校,在這次調整中分擔軍隊建設、訓練等職權。

政議院對應管理後勤部、金州衛所、工匠營、工役營以及金州範圍里的工廠,因為金州的戰區性質,並且正處在戰爭狀態中,所謂政議院與軍事也脫不了關係,不過這部分日常事務與軍隊沒有直接的關係,區分明晰更有利於管理和效率。

遼東的衛所早在遼瀋之戰以後,已經不復存在,李彥兵備遼東,在二次金州之戰以後,重建金州衛,如今又打下復州,並準備介入東江,按照聯席會議商議的計劃,將重建復州衛和東江衛。

在聯席會議的體系中,衛所類似於地方軍區的存在,因為遼東不設州縣,李彥也不可能公然另起爐灶,金州衛以及待建的復州衛、東江衛,實質上就是以軍政管理地方的民政衙門,也包括作為復遼軍後備的地方守備軍隊,不過他們的職責主要還是地方建設和民政。

原本只有金州衛一地。工匠營、工役營都是在金州衛的名目下進行管理,如今既然擁有了三個衛,每個衛也都會有各自的守備營、工匠營和工役營,管理方式倒不會有太大地變化,依然是配給制的軍事化管理,在遼南物資貧乏的境地沒有改變。經濟沒有發展起來以前,這樣的管理方式不會做出改變。

地方的衛所主要是在後勤部的統轄下面,管理好人員編制,以及屯墾地田地、漁場等,一些重要的工廠、鹽場、礦場等,都是直接歸口新成立的生產部。

為了分散政治風險,李彥已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