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第1/2页)
每一排騎兵之間,相隔不過二三十尺,不等明軍做出調整,第二排的建奴騎兵已經到了面前。
長槍陣已破,本來應該在長槍陣保護下的火銃手挺著槍刺,迎了上來。
第一排奮力撲向衝過槍陣以後倖存的建奴騎兵,第二排、第三排,直接從人群穿過,抬起槍刺,迎向第二排建奴騎兵。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眨眼之間,明軍的火銃手已經與建奴騎兵撞在一起,這一次建奴騎兵的馬刀命中率大為提高,但火銃手的槍刺也毫不留情,幾乎每匹戰馬都被扎了一槍刺。
要知道,兩排明軍迎戰一排騎兵,差不多是四個人對一個騎兵,悍不畏死地復遼軍戰士伸出四把刺刀,碩大地馬匹幾乎是無從避讓。
第四排挺槍,越過前面三排,又與建奴最後一排的騎兵撞在一起,他們地損失卻要慘重許多。
第五排提刀向前,砍殺那些落地的建奴騎兵,至於那些沖透了戰陣地幾十騎,他們已經是顧不上,也不用管,因為破虜營中軍哨的一個旗騎兵,已經從後面繞了過去,足夠他們在江邊堵住這些騎兵。
以一哨火銃兵,加一個旗長槍兵,駱養性在北側安排了八百多人,對上建奴的三百騎兵,正面對決,不僅讓對方的騎兵沖了上來,而且還衝散了軍陣,還有四五十騎透陣而過,這在破虜營的中高級將領眼中,簡直就是恥辱。
復遼軍滅虜銃的有效射程在四百到五百尺之間,最大射程不超過六百尺,在這個距離上,騎兵只要衝起來,不過是二十到三十息,而在作戰中,騎兵不可能全程全力衝刺,還有個加速、調整隊形的過程,但五六百的距離,最多也就是六十到一百息時間。
復遼軍急速輪射的頻率,通常在四十五息一個輪次,第二個輪次就要六十息,這是考慮到清膛、裝彈所需要的時間,若是單純射擊速度的話,可以做到更快一些。
通常來說,火銃兵射擊會將一些騎兵打落馬下,這就會影響後面的騎兵,要保持隊形衝擊,騎兵不會全速衝擊,而是會繼續保持隊形,只有在最後一百尺左右,騎兵才會不顧一切全速衝刺。
這一次騎兵與火銃兵的對決,差不多是一次極為標準的版本,建奴騎兵用了一百二十息左右的時間,使得明軍的火銃兵完成了兩輪、十次齊射,射出一千四百發彈丸,命中率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幹掉了一百出頭的建奴騎兵。
這個時候,還有將近二百騎兵衝到明軍陣前,明軍一個旗一百多長槍兵,一個哨七百火銃兵前赴後繼,拼死相搏,效率差不多也只有一成多,留下了一百多騎,還是讓四五十騎沖了出去。===
在火器的技術沒有突飛猛進,至少發展到定式彈藥,射速有根本提高之前,騎兵確實還是這個時代戰爭中的王者。
或許,只有騎兵對騎兵,或者列陣的重裝步兵才能夠很好應對,而這一次,破虜營以輕裝步兵硬撼騎兵,在兵力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傷亡甚至要超出對方,最後死亡及重傷失去戰鬥力的,要高達七十三人,戰損率幾乎達到一成,這在復遼軍歷次作戰中,已經算是比較大的損失。
不過從戰場上來說,左翼的表現決定了義州之戰的最終結局,並達成之前定下的目標,幾乎全殲義州建奴。
衝出戰陣的建奴四五十騎建奴,也在中軍騎兵哨的追擊下,全軍覆沒,沒有能逃走一人,也確保了此戰取得完勝。
由於主力出戰,建奴在城內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兵力,東門與北門發起進攻,很快破城而入,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就拿下了義州城。
駱養性站在敵樓上,看著北面戰場的動向,聽到各個戰場傳來的最新戰報,卻有些不大高興,雖然戰事進行得很順利,不過在他親自坐鎮的主戰場,卻遠算不上盡善盡美。
究其根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