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第1/2页)

王化貞在廣寧,袁應泰在遼陽做不到的事情,李彥在金州做到了,廣寧、遼陽、瀋陽、開原這些軍事重鎮,在建奴大軍面前,都是未能守住,但鐵工城、金州城卻守住了,與遼西十萬大軍將遼西走廊拱手相讓相比,這樣的戰績,無疑是光芒萬丈的。

還有就是東江的戰場形勢,雖然鎮江堡還是丟了,但是明軍卻占領了義州,而建奴也望江興嘆,終於是罷兵回去,雖然有人說建奴或許本來就沒有想要渡江進攻朝鮮,但是有一點是誰都不能否認的,那就是在東江地區,與戰前相比,復遼軍沒有任何損失,但是卻占領了義州,將建奴驅逐過江,從此與建奴隔江對峙,形成全新的戰略態勢。

與戰前相比,遼西的防守體系全部崩潰,一片糜爛,而遼東卻似乎沒有怎麼惡化,雖然丟了復州,不過誰也沒有指望遼南軍能夠守住復州,只要金州還在,金州半島還在,遼南的根基就在,這是朝中很多人對遼南僅有的期望。

而與原來龜縮在鐵山、皮島相比,復遼軍在東江的戰略態勢無疑變得更加明朗,也更加樂觀,按照孫承宗的說法,若是能重建遼西防線,則從今而後,明軍可從遼西、遼南、東江三面,對建奴形成壓力。

也就是說,要不是遼西脆敗,此戰過後,遼東的局勢是可以有一定改觀的。

一直在孫承宗引導之下,通過國戰棋、兵戰棋、練兵棋學習治國、治軍之策的朱由校,與歷史上那個沉迷於木匠活計的天啟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起碼他在很多事情上,有著自己的判斷,而且也懂得道理,知道大的方向、原則應該是如何。

孫承宗也親自與朱由校推演了遼西、遼南的戰事,更使得朱由校認識到遼西的脆敗,遼南的頑強。

&ldo;這一次,朕一定要好好獎賞三娃,誰說壞話也不行,&rdo;朱由校板著小臉,冷冷說道。

魏忠賢雖然與李彥不太對付,也曾經暗中下了不少絆子,不過看到朱由校下了決心,也知道這時候不能自討沒趣,趁機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奉承話。

天啟元年三月初七,天啟下旨加李彥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南、東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並准李彥所奏,開鎮東江,以駱養性為東江總兵,征虜右將軍;王國興依然是遼南總兵,征虜左將軍,並賜子爵,復遼軍從上到下,各人皆有封賞。

隨著遼西局勢的穩定,王化貞、熊廷弼也都被傳回京城勘問,張鶴鳴被彈劾,並請辭,朱由校因為捨不得孫承宗離開,拒絕了他自請督師的奏疏,而是以兵部侍郎王在晉為兵部尚書,任遼東經略,孫承宗以東閣大學士的身份,前往山海關一帶勘察前方形勢,以定戰守之策。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八四回 發行紙鈔

遼南衙署軍政聯席會議上。後勤部正在報告這段時間的收支情況。遼南、東江之戰。雖然沒有給遼南造成多大的直接損失。但是為了防禦遼南。以及東江作戰。遼南系統的經濟資源被最大限度的動員。同時很多工廠停工。船隊也優先保證軍事的需要。經濟上的間接損失卻是不少。

戰爭之後。遼南的經濟壓力驟然增加。特別是新增加了鋒銳、鐵工兩個營。並且要建立東江鎮。常備營已經達到九個。並可能繼續增加。三萬多的兵員。已經大大超過朝廷所認可的兩萬額員。而且朝廷也沒有足額的餉銀髮放。

這一次會議的議題。主要就是戰後重建。以及如何緩解當前的經濟壓力。

&ldo;目前。遼南的產出。以及華夏工場的產出。加起來也無法滿足遼南、東江兩個鎮的維持需要。特別是工場要繼續發展。本身也急需更多的投入。&rdo;鄭書冷靜地分析道。他能說這樣長的句子。已經很難得。

李彥點了點頭。也知道過去華夏工場一直都在向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