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第1/2页)
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不過仔細想想,也確實有些道理,而在遼南,卻不存在這樣的情況,遼南的治理很寬鬆,法律很完備,很多事情都是下放給協會做的,這讓他們享受到了權力。
很多協會成立之初,都只有一些行業的精英參加,所以從一開始就能形成比較好的規則與運轉,之後雖然也曾出現過一些問題,大體都是像好的方向發展,並由此與衙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關係,是協會在管事,而衙署在監督。
當然,說協會在管事也不確切,事實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協會基本上只擁有政策的制訂,主要官員的任命監督權,原則上這些機構是要接受衙署監督的,所以這一次大會,也是要重新協調雙方的關係,建立一個更加通暢的體系。
遼海自由和安全的環境,使得有能力的商人都跑來做生意,遼南這些年的發展,也都是建立在貿易與工業之上的。
在工業方面,自鐵工城以南的金州半島,廠礦林立,鐵工城有鐵礦與鐵廠,往南有採石場、水泥廠,造船廠、鹽場,還有大量的紡織廠,以及這些年發展起來的一些化工廠,譬如肥皂廠、火柴廠、玻璃廠等等,有很多東西都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或者是雖然授權出去,但遼南依然能保持技術與品質的領先。\/\\
與初期的工業都是由華夏工場,或者遼南衙署組織不同,後來建起來的廠礦,多數是各地的商人紛涌而來投資的,畢竟遼南這個地方,經營工商業的氛圍實在太好。
整個遼海地區,還包括朝鮮安州以西的安義地區,利用這個地區的資源,東江鎮也是引入了大量的投資,開發礦山,然後將礦石運往遼南,或者是在當地進行初步加工。
東江鎮也推行遼南一樣的做法,經過幾年的運轉,已經類似於國中之國,基本上不受朝鮮朝廷的影響了。
遼海地區工業的發達,也為商貿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首先是發展帶來人口的增加,以及商品需求的增加,特別是糧食、礦石、棉花、皮革等原材料,都需要從各地&ldo;進口&rdo;,很多商人就是從事這方面貿易的。
此外遼南的商品在各地也很有市場,在南北直隸、山東,乃至河南、山西等腹地,或者是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區,都有販賣。海上貿易也是重要的一環,自從天津船廠、旅順船廠先後造出福船、西洋船以來,遼南的造船業飛速發展,所造出的船,也是供不應求,都是被海商所瓜分,形成了幾大船隊。
北方的海上貿易與南方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北方的海貿多數是通過遼南進行轉口的,也就是很多商人如果是要販賣關內的貨物,都會以賣往遼南為藉口,這樣可以免掉很多麻煩,而到了遼南,就可以很方便地轉為出口,賣到朝鮮、日本等地。
因為都通過遼南進行轉口,北方的海貿都是集團化的,既有海商協會這個組織,也有華夏海運或者其他一些大的船隊與海商,集團化優勢明顯。
遼南海商的海關稅有一部分都用來建設護航艦隊,李彥心目中的大洋艦隊也終於成行,他們隨著海商的船隊前往朝鮮、日本,然後占據了濟州島,不斷出動掃蕩海上的海寇,並且與日本、南方的海商、海盜集團發生了幾次衝突,最終的結構是取得了一些勝利,使得海貿活動擁有了保障。
當然大洋艦隊也沒有能夠,也沒有必要消滅其他的海寇或者海商,北方的海商終究還是與南方的海商聯合起來,畢竟北方的海商中,也有不少閩粵人,南方的海商中,也有很多浙江、南直隸商人,大家平素就有聯繫,合則兩利。
通過華南海商,遼南的商品也獲得了通往南洋,乃至西洋的銷售通道,遼南需要的糧食等商品,也有了更為廣泛的來源。
經過幾年的發展,遼南的工商業規模,特別是海上貿易的規模,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