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第1/2页)

只不過。在遼瀋、廣寧大敗之後。這樣的論調並沒有市場。加上孫承宗命硬。幾次關鍵時刻。又憑藉守城取的幾次大捷。這才留在遼東經略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兩三年。

這一次孫承宗抓住機會。商定三路出擊。此前並沒有上報朝廷。待到發兵以後。才有看到這份戰報。魏忠賢覺的機會來了。

在魏忠賢的授意下。已經羽翼豐滿的閹黨改弦更張。開始攻擊孫承宗輕動刀兵。而且不經過聖裁。擅自用兵。

與民間對遼東用兵充滿希望不同。雖然說過去兩年多間。遼東的防守都做的不錯。不過此前的遼瀋、廣寧大敗。在朝臣的心中還有陰影。這也是此前閹黨攻擊孫承宗保守。而不能起到效果的原因。大家都覺的。眼下的情況能夠守住。已經很不錯了。要是冒進的話。很可能會向當初想要收復撫順的袁應泰。以及揚言用六萬兵復遼的王化貞一樣。鬧出笑話來。

不曾想形勢陡然間出現了變化。一直力陳穩固防守的孫承宗。突然動用三路大軍。全力出擊。儼然成了冒進一派。

不放過任何黨爭機會的閹黨。反倒是拿起了之前反對他們的論調。開始攻擊孫承宗冒進輕敵。

此時。閹黨正死死盯住熊廷弼封疆一案。攻擊東林黨收受賄賂。包庇熊廷弼。並且抓了汪文言;現在又攻擊孫承宗。試圖一舉解決東林黨這個反對派。

有明一代。黨爭貽害無窮。而且越到晚期。黨爭越是混亂。到了閹黨時期。不僅毫無原則。而且開始動用政治迫害。

如果說之前東林黨與浙黨。與三黨之間的鬥爭。雖然則。但是其手段無非就是言官的彈劾、問責。然後被攻擊者辭去官職。或者是被剝奪了官職。譬如李三才。方從哲等人都是如此。

到了閹黨時期。東林黨還是老一套。不斷的上疏彈劾魏忠賢。當然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閹黨就不同了。魏忠賢提督東廠。掌握錦衣衛。他要看誰不順眼。隨便找個理由。就將人投進了鎮撫司大牢。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在歷史上。魏忠賢曾經用詔獄迫害致死很多東林黨人。其中包括汪文言。也包括&ldo;六

所謂六君子。包括了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等人。其中楊漣已經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光斗是左僉都御史。為都察院都御史的副職。都是三品高官。也被殘酷的在詔獄中折磨致死。縱觀歷史。殊為罕見。

至於後來的七君子。更包括了名動天下。士林之望。位列九卿之一的左都御史高攀龍。

天啟四年十月。雙方的矛盾已經越來越尖銳。而手握大權的魏忠賢也越來越不能容忍同他作對的東林黨。

作為華夏社的主筆。石柱國如今已是名動天下。朝廷也曾有意招他為官。不過石柱國一直都表現的很低調。也拒絕出仕。

石柱國對自己如今的位置。華夏社已經形成一整套的運作模式。旗下包括了出版、輿情兩個主要的科。

華夏社依靠先進的印刷技術。以及逐步完善的發行網絡。已經成為大明首屈一指的出版巨頭。毫不誇張的說。要是石柱國願意。隨便說一句話。都能傳遍大江南北。

對於華夏社的未來。李彥曾經同石柱國描述過。那就是無冕之王。

這樣的說法曾經讓石柱國很吃驚。經過李彥的解釋。他很快明白了這個頭銜所代表的意義。

在李彥的構想中。都察院依然是衙門。御史也是官員。官員衙門之間。關係都是相當複雜的。大明到了今天。貪腐遍的。御史所發揮的作用很有限。而在未來。所謂風聞言事的職能。將會為報刊輿論所取代。

同都察院以及科道官不同。報刊具有民間的性質。來自於民間。而又在民間流傳。報刊要到民間採風。要是那個官員了。報刊可以將情況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