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第1/2页)

廣泛存在於各哨各旗的戰俱樂部,事實上已經承擔起初級軍官的教育和培訓任務,而講武學堂則成為初級軍官晉升中級軍官所必須經歷的階段,復遼軍中的中級軍官,基本上都曾經在講武學堂學習過。

而如果想要為復遼軍中的高級將領僅需要在軍中的卓越表現,還必須進入更高一級的講武堂學習,這就構成了初、中、高三級軍官培養體系,經過這個體系培養出來的將領僅具有高超的軍事素養,而且還對這個體系比較忠誠。

過講武學堂教育出來的軍官,都能夠了解並掌握復遼軍那套戰術體系確實和其他的軍隊很不相同。

在城創辦講武學堂之時,李彥和宋鍾國等人討論過,認為此事過于敏感,所以就採取迂迴的方法,就整編京城的衛所之機,將那些軍官都集中起來進行學習,然後就掛了個講武學堂的牌子,不聲不響地就成立了。

不過此時地講武學堂有些名不副。那些給整進來地京營、京衛地軍官。很多年紀都不小了。都是軍中地老油子。只有極少地一部分。在講武學堂地訓練科目中。給選拔出來。剩下地都是註定要給淘汰地只是這些人暫時沒地方安排。先放這邊圈著、養著。

宋鍾國他們看不上這些人。知道這些人地身上惡習比較多。思想也比較僵化。想讓他們接受復遼軍地戰術思想比招募新兵從頭訓練還要困難。

至於那些表現比較好地。大多數是低級軍官地比較年輕。容易接受新事物;還有地有一顆軍人地心於復遼軍地戰績也比較認同。所以會主動學習有極少一些軍事素質過硬。雖然思想上暫時還沒轉變過來。出於愛才之心。宋鍾國還是給了他們機會。

講武學堂名義上地院長是李彥。他也經常會過來看看。不過日常管理和教學。都是宋鍾國、林海鑫他們在操辦。

宋鍾國端起酒杯。招呼林海鑫他們一飲而盡:&ldo;話說大人真是天縱奇才。不僅這火鍋。這裡面地粉條。還有咱們現在喝地番薯酒。都是大人一手弄出來地。今生能遇到大人。跟著大人。宋某不知是哪輩子修來地福氣。&rdo;

&ldo;沒有大人。就沒有遼南。也沒有我們地現在。&rdo;林海鑫等人也唏噓不已。他們差不多都是讓李彥起用於貧賤之時。所謂&ldo;士為知己者死&rdo;。平常大家私下裡都有這個意思。何況他們地個人和群體地前程。也早就結為一體。

大家感慨了一會兒遼南的過去和現在,乃至遼南和京城的比較,都覺得還是遼南更好,那裡每個人都充滿鬥志和動力,大家有勁都往一處使,他們這些當兵的,走街上都昂首挺胸的,遇上的人,不管販夫走卒,還是商賈士紳,無不恭敬有加,都說他們保家衛國,立下汗馬功勞。

而在京城這裡,到處都是規矩,雖說老百姓對復遼軍的感覺都不錯,不過在朝廷和

,他們這些大兵,都是要嚴防死守的,要不是李不知道給打發哪裡去了。

在他們這些復遼體系的人眼中,京城的人無都缺少人生的理想和,要說生活的條件,遼南甚至要比京城更好,起碼有很多東西是京城所沒有的,譬如堅固高大、寬敞明亮的房子,又比如四通發達、平整寬闊的大馬路,以及哪裡都能到的公共馬車。

遼南的人生活著都有目標,有盼頭,也有,講武堂中更是如此,而在京城,大部分人都庸庸碌碌,只是給生活壓迫著,機械地勞作,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而有錢人只知道聲色犬馬,這在講武學堂的人看來,簡直就是恥辱。

&ldo;大人常說,我們要向前看,我總覺得,大人就是站在前方的一盞明燈,他的想法和眼光,可以領先這個世界幾十年!&rdo;宋鍾國意味深長地說道。

&ldo;我覺得,是幾百年!&rdo;林海鑫等人也贊同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