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 (第1/5页)

这不是悲剧是啥?

王小虎也懒得说明这些,虽然山上那帮和尚们折腾吧,反正又不是老子投资,再说即便是投资了有什么好处?

王小虎仅仅是利用少林寺的文化拍摄一部电影而已,想起前世那铜臭味十足,商业气息凝重的少林寺,他就感慨万分的叹口气,再过几年,相做和尚也得要硕士文凭喽!

想了想后,王小虎开口说:“既然这样,明天我们动身去黄河渡口,不能再拖了,现在天气已经越来越冷,如果遇上下雪天,那咱们这片就没法拍摄了。”

赵刚点点头,紧扒了两口饭后,摸出一根烟点燃:“我去安排车。”

1980年11月10日,《少林寺》剧组主要演员从少室山下临时剧组出发,赶往黄河渡口,在那里,王小虎举行了简单的开机仪式,随后拿着大喇叭开始张罗所有的拍摄机械摆设到位,又催促演员赶紧到临时的帐篷内换服装。

站在拍戏借来的木船上,黄河岸边的风吹的王小虎衣衫飘动,这狗日的老天爷,今天刮哪门子风啊。

“各部门注意了……”RO!~!

网友上传章节 606 护具的重要性

606护具的重要性

《少林寺》只有少量的内景,其中85%以上都是依靠外景来支撑的,如果换做其他香港电影公司很可能一上来摸不到头绪,在选择景色方面大为头疼。

但是协和公司不同,在《猛龙过江》时,王小虎就提出采用国外异域的景色来丰富电影屏幕,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香港之外的景色风光,而在拍摄《阿虎》时,也使用了大量的外景,为公司之后的电影都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这种榜样作用在《神话》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很多香港的电影公司也意识到真实景色比布景优美、自然的重要性,却无奈碍于公司的资金不充足,无法像协和公司这样财大气粗的全中国挑选外景。

让他们吐血的是,协和公司哪怕连一部电视剧也专程跑到内地取景。

上海老街区,《上海滩》剧组已经来这里拍摄了整整半个月时间,这半月来所有剧组的人员都在内心深处佩服着赵雅芝。

这位协和公司的老板娘不仅良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在丈夫没有在的时候,挑起了剧组所有的事项。

“阿芝,休息下吧。”作为《上海滩》武术指导的元德拿着一件黄大衣走过来说:“不要这么拼命嘛,阿虎知道的话会心疼呢。”

赵雅芝轻轻一笑说:“没事的。”将黄大衣穿在身上后,她拿起导演拍摄计划书看了两眼,“我去找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人谈谈,明天安排一下在黄浦江的拍摄情况,让他们配合好我们工作。”

德叹口气,“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那帮上海佬总是磨磨唧唧的,如果不行的话就给阿虎打个电话嘛,让他过来处理一下。”

“不用打扰他。”赵雅芝走到剧组食堂里边喝了一碗姜汤,感觉身上不再如刚才那样寒冷:“他有他的工作,何况他那边压力比我们大,我们不能给他添任何麻烦。”

黄河渡口附近的一片芦苇荡前,三台大型摄影升降机高高升起,王小虎、李汉维,还有近几天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借调过来的张艺谋,每个人否负责一台摄影机。

今天要拍摄的戏份是:觉远和白无暇为护送唐王李世民躲过王仁则的严密,白无暇决定三人假扮成结婚的样式,成功逃过王仁则的一队骑兵,正要上船的时候,那对骑兵又后知后觉的发现上当,于是追赶过来。

这场戏中,前后要展现三方势力,第一方是觉远、白无暇、李世民,第二方是王仁则的那队骑兵,第三方是昙宗率领的十二棍僧。

其中在第一场的交锋中,李世民中箭由白无暇划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