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起,左宗棠这个倔强而正直的老头儿,坚定的站在我这边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41。曾国藩

6月23日,奕訢等人拟给曾国藩的谕旨内容是,授权曾国藩全权处理天津教案一事,只需将最终结果上报朝廷,但谨记顺舆情,维大局。

事实上,这等于丢给曾国藩一块烫手山芋。顺舆情,维大局完全是对立的,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是无法平衡的冲突。奕訢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我也能猜个*不离十。

曾国藩若想保持和局,就必须依照洋人指示,如此这般定会受世人唾弃谴责,而谕旨中的“顺舆情”,说明朝廷是重视民意的。最终处理结果,只能是曾国藩为千夫所指,而不是朝廷和我慈禧。

是的,把所有压力都转嫁给曾国藩一人,若是没有奕訢,我说不定也会这么做。此时,朝廷失去民心与曾国藩遭世人唾骂相比,前者更为可怕,若非得选择一样,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弃车保帅,是所有上位者不得不做的决定…

想想自己,如今已经完全不是之前那个善良的解小承了,而他,也不是21世纪那个阳光灿烂的江东,我们都被历史的渦轮卷入了阴暗的天空,尽管这不是我们的本意,但也不得不适应环境,玩阴谋权术。

即使再回到21世纪,恐怕也不可能过以前那样平淡却开心的生活了。

收到谕旨后,曾国藩在天津城张贴天津教案一事调查结果檄文,力图以真相平息民众激愤,却不料此举更遭百姓质疑抵制,皆斥檄文为谬论,坚不肯信。

同时,曾国藩逮捕了水火会成员5人,平民6人,共计11人,杀人纵火罪证确凿。

如此处理一经传出,引起了朝中大臣严重不满,举国上下议讥纷起,责问之书每日数至,国人心中,杀死洋人便是我大清英雄,怎可真应了洋人要求问罪的?

另,崇厚,张文藻,刘杰等官员因渎职,曾国藩以钦差身份,免去三人一切职务,责令进京受审。

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曾国藩,或干脆当堂怒斥他是汉奸卖国贼。要求调回曾国藩,另派他人处理此事…其实明眼人稍加思考便不难看出,崇厚等人进京受审,明是贬,暗却是护,若不如此,在天津曾国藩迫于洋人的压力,根本保他们不住。只可惜,舆论势同烈火,短短几天便烧尽了曾国藩平叛太平天国期间建立起来的清誉…

同样,洋人对这样的处理也不满意,法国公使罗淑亚粗暴地恐吓:“敞国上下震怒万分”,如不能按要求处理,“恐生兵端”。英国公使威妥玛更是和罗淑亚密切配合,步步紧逼。坚持要求必须处死最少20名肇事者,一命抵一命。另外三名渎职官员处理办法尽快同他们通告。

我一面等待曾国藩在天津同英法强盗谈判结果,一面悄悄传令左宗棠调回正在陕西李鸿章淮军,暗中备战。若是洋人不知见好就收,依旧再三逼迫,我们也只好背水一战。

二十多天后,在曾国藩的周旋下,二十名‘杀人者’于天津就地问斩,二十五人因参与聚众闹事被流放,前天津知府杨文藻和知县刘杰发配黑龙江,永生不得返回,重建教堂,支付抚恤费和赔偿财产损失银50万两,派前直隶总督崇厚作为中国特使到法国赔礼道歉。

我气的手发抖,嗓子也要冒出火来,这就是不平等的外交,这就是我们大清的现状!越想越觉得憋屈,我多想御强敌于国门之外,可我不能!只能忍!

几日后,英法舰队撤离天津大沽,至此,天津教案一事在我的屈辱求全下,终于告一段落。

8月25日,曾国藩回京述职。

朝堂上我第一次见到曾国藩。却不曾想,这位晚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功臣,竟是这般模样,眼睛三角有棱,面色苍老憔悴,体态矮胖臃肿,神情却威严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