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5页)
这是一个无底洞啊。
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关羽依然做到了将主力保存下来撤退,已经是很难得的了,我们不能因为关羽被后人吹嘘的有点神乎其神,不能因为他最后失败,身首异处,荆州沦陷就把他埋汰的一无是处吧?
只是因为糜芳和士仁的反水,让驰骋襄樊半年之久,和三倍以上敌人过招,没有太大的损失的关羽演变成了现如今的尴尬局面——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关羽不仅仅是损失不大,还小赚了一笔:于禁以及三万俘虏。
这个尴尬局面就是前几天还是常胜军的关家军溃败了,不管是黑关羽的,还是捧关羽的,这一点都要承认,饶是他现如今保存了30000人也好,20000人也好的部队,都是因为糜芳们的反水而溃败了。
最后踩上关羽一脚的就是陆逊和吕蒙这两位“小人”,再加上一个不是小角色的潘璋,我们的未来武圣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谱写了一曲悲歌。 。 想看书来
33—12:终结,麦城悲歌(3)
在关羽得知后方完全沦陷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乃是确凿无误之后,其实他还是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的:
一个,就是趁着手里还有几号兄弟,给他们鼓鼓劲,把丢失的土地给打下来;
一个就是绕开这片敌占区,趁着敌军立足未稳的时候火速撤回到益州本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最后一个,就是向糜芳们学习。
最后一种打死关羽也不会选择,至于第一种嘛,说实话,成功率不是很高,所以,第二种选择当然是万全之策了,而且目前也是最有可行性的。虽然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脸面的问题(毕竟,那么大的一个军区在你的手里鸡飞蛋打,即便是那么的可惜,那么的有理由也是要问责一下的吧?),但是,命重要呢还是脸面重要呢?
问责就问责吧,活着就好,活着,意味着还有翻盘的机会,去找吕蒙们算账——其实这样的话也是蛮有意思的,我很想如此假设是因为我想看看关羽不死的话刘备怎么面对孙权,会一气之下自刎以谢天下,还是会卧薪尝胆,顶住别人的嘲笑的目光,日后将功补过。
但是,眼下,关羽似乎不会就这么甘心以失败结束这盘棋的,尤其是在得知是糜芳和士仁这两个反骨仔的“努力”之下才导致此种危局的。
既然不是明刀明枪的败在战场上,那么说不定还有趁着你们立足未稳的空挡一举夺回来的可能,毕竟,真正的精锐之师在我这里啊,20000人,虽然有着疲惫和粮食不够等弊端,但是,还没有脆弱到不可一战的程度。
退一步讲,就算是不打下来,但是也可以通过谈判来给自己弄个落脚之处吧?总不能就这么组织一支流浪军啊,你以为是在玩三国志十吗?
还有一个原因,我估计有可能的一种心理,你想啊,关羽出去打仗是不会把家眷给带出去的,也就是说,随着江陵的沦陷,他的老婆孩子也都成了俘虏,这一点史书没有模糊处理,而是指出了已经。
他不是刘备,也许他不甘心就这么抛妻弃子。
但是,关羽想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来个一战定乾坤,他的部下未必会给他这个面子。
你的老婆孩子在人家手里,这些士兵的家属也都在吕蒙的手里啊,所以,一边撤退,他们也一边通过各种途径打探着沦陷区的消息。
如果吕蒙这个时候来个大肃反什么的,那我们就拼死一战,为家人报仇雪恨,但是——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那就看看情况再说吧。
军心,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和动荡,还是井然有序的撤退中,但是,已经是在悄然的沦丧着。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吕蒙和陆逊的手中,就看他们是想坑杀还是怀柔了。
这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