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2/5页)
人,江东“沦入他的魔掌”之后,他的野心就再也不是这里所能够承受得了,和后来的孙权完全不同,占据这里的半壁江山远非他的理想,当年孙坚执着的进军洛阳就是认为自己的才华绝对配得上一统华夏,结束这个乱世,开辟新的纪元。
所以,刚刚在江东站稳脚跟之后,他立刻对刘表的地盘和曹操手中的汉献帝发生了莫大的兴趣,也许这份野心才是曹操担忧的,换作是刘表的话他才不会担心(不过刘表关键时刻不举也是有原因的,后文自会有分析)。
因此,当曹操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官渡,和袁绍决战的时候,孙策就有想法了,而且他的想法和一般的土匪流氓不同,不是简单的做掉曹操,而是把汉献帝给挟持出来!
这是孙策的一时冲动还是吴国后来的史官给他脸上贴金不得而知,如果是后者的话另当别论,如果是前者的话,不得不说孙策大胆,有想法。
但是,就当孙策为这个计划构思的时候,一场意外却让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孙策遇刺身亡!
如同他平定江东的进展神速出乎所有人意料一样,他的死也是充满了不可预定性,除了那个偶怀疑和上帝保持密切联系的郭嘉——再次补充一遍,如此准确的诅咒了孙策的死亡方式,真不是人干出来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6—02:死不瞑目的孙策(2)
孙策为什么会遇刺呢?先来看看大神郭嘉是怎么预测的吧——孙策的确是个威胁,但是刚刚占据江东,人心未附,孙策本人又采取白色恐怖策略*,如果他盲动的话后方未必会一片和谐,到时候一定会发生*,另一方面,这个人倚仗自己的武勇经常单枪匹马或者带领一支小股部队出去得瑟,长此以往,必然会遇刺身亡,所以,不足为虑。
郭嘉的心理分析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曹操的心绪,但是,真要靠这些的话偶然性太大,在江东,孙策的确犯了不少激进的错误,但是说是白色恐怖则是有点夸大其词,老百姓还是比较拥护他的,至于完全希望孙策死于刺客之手更是等同于机选买彩票去搏杀五百万大奖。
但是,郭嘉就是搏杀中了。
满足孙策遇刺身亡的关键人物是一个叫做许贡的家伙。
这厮贵为吴郡太守,按理来说应该是跟着孙策混的,但是,思想上却是和中央走得更近一些,坚决鄙视孙策的分裂行为,认为自己作为忠臣义士的楷模,应该坚决和这种另立中央的行为作斗争,于是,就经常和朝廷人员眉来眼去,还写信出谋划策。
最馊的一个主意就是奉劝中央不要再给孙策各种物质奖励了,应该许以高官,调到中央去,弄个职称高但是没有兵权的职位,说白了就是为了控制住他,一辈子碰不到兵权,老蒋跑到台湾以后,对孙立人这样的喜欢带兵的人就是这样处理的。
孙策不是傻子,即使朝廷有这个意思也会推辞不就的,但是,许贡是傻子,或者说把孙策当成了傻子,自作聪明的出这种主意,出就出吧,你倒是注点意啊,那是个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年代,一旦抓住就是死证啊!
你说,按照孙策的脾气,看见这种吃里扒外的家伙可能放他一马吗?自然是杀掉以儆效尤:都给我老实点!
按理来说,杀完也就了事了,树倒猢狲散嘛,许贡都死了,手下还不离他远点啊。
但是,偏偏这位老兄人缘很好,尤其是对自己的门客,更是有着春秋战国时代豢养死士的风范,结果,有三个死心眼留了下来找机会为他报仇。
这样,郭嘉期盼的第二个条件就为孙策之死制造条件了。
孙策什么毛病?仗着自己的武力到处得瑟,陈寿已经给他还有孙坚定性了“*果躁,殒身致败”,之前单挑太史慈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虽然是因此名扬天下,并且也给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