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3/5页)

关羽的毛病是看不起士大夫而善待士卒,张飞正好相反,是无限敬仰士大夫而鄙视底层人士,不光鄙视,还喜欢玩*——敬仰士大夫的最好例子就是死乞白赖的要和刘巴一起睡觉,*的最好例证就是执法过严,但是又不杀人,总是拿鞭子抽人,用刘备的话说就是“鞭挞健儿”,打就打吧,张飞还喜欢打完之后把这些人留在身边,“而令在左右”,一点避讳都没有,所以刘备不止一次的警告张飞,你这是取祸之道啊,你要是实在憋不住打人也可以,打完了不要放在身边还不行吗?

张飞对刘备向来是言听计从的,可是,觉得这种小事,这种个人爱好刘备老大就没有必要干涉了吧?而且让张飞不爽的是,这些挨打的小卒子有什么可以担忧的?我不杀他们就不错了,怎么,还想打击报复吗?他敢!

因为不在乎这些小卒子的杀伤力,我们的万人敌终于遭遇了不幸,在大战的前夜,帐下保安张达、范疆刺杀了张飞,拿着他的首级投奔孙权去了。

一代名将如此收场岂不让人郁闷?

虽然说张飞乃是自取灭亡,可是,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遇刺岂不是十分的诡异,造化弄人?

噩耗接踵而至,当张飞退出之后,另一位边卫马超也宣布退役了:章武二年,马超病逝,年仅47岁。

虽然说也算是寿终正寝,不像张飞那样死的郁闷,甚至临死的时候还有机会上一份遗嘱,可是也说明他是慢慢被疾病拖垮的,那么在这场战役中根本就没有办法上场发挥作用,所以,只有临时换人了。

未战就先折了两位边后卫,而且,这两位边后卫还是“五虎将”里面的,是两位军区司令,属于顶级选手。

所以,对刘备的备战计划影响是很大的。

他来不及伤痛,就要对自己的本就捉襟见肘的阵容进行进一步调整。

36—11:制霸,四三三↑(5)

首先,刘备把万金油李严拔进了主力阵容,至于另一位替补后卫,则是由刘巴出任,同时,为了不让眼下的阵容成色降低的太厉害,只好把中场大将魏延给调了回来,就象我最喜欢的萨内蒂萨队可以从边后卫打到中场一样,魏延太守完全可以回到边路镇守。

但是,这样一来,中场又产生了巨大的变动,那么,替补中的向宠和傅彤到底把谁给提拔进来呢?刘备选择的是牙门将向宠,相比之下,向宠的技术还是要比傅彤高一些的,当然了,还因为他和向朗的关系,至于傅彤,素质不差,缺的只是表现的机会以及人脉关系而已。

主力阵容重新设置完毕之后,刘备还要补充一下替补阵容,此时尚缺一个后卫和一个中场,后卫,刘备选择的是杨洪,杨洪的素质还是不错的,算得上是一个小号的法正吧,当年法正随同刘备攻打汉中,杨洪就是被诸葛亮举荐代替为蜀郡太守,处理政务,能力相当不错。

但是中场呢?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了,思前想后,刘备觉得反正也就是一个替补而已,还是祈祷现在的主力中场不要再有意外吧,于是,就把百战百败,百战不死的陈式拉了出来,它的好处也是可以当一个万金油,可以打一个侧重进攻,防守堪堪的中场,也可以拉到锋线上冲击一下敌人,毕竟,平日里虽然进球率低一些,可是毕竟有点经验,真要情非得已的话说不定有点用处吧?其实刘备心里也没有底,不过只好这么干了。

好了,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刘备的B计划,也就是夷陵之战蜀军的终极版阵容被迫出炉了,再来看一下吧。

主力阵容:

门将——刘禅。

后卫——诸葛亮,赵云,李严(右边卫),魏延(左边卫)。

中场——刘备,黄权,向宠。

锋线——吴班,沙摩柯,冯习。

替补阵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