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5页)

“听说荷兰人最近来了一批工匠,可能跟此事有关。”王礼乾说道。

“哦,让他进来吧。”朱由校点头,说道。

“臣先告退。”宋应星说道。

“等等,你且留下。”朱由校说道。

“诺。”

艾伯特此次前来,果然是从西方带了一批制造玻璃的工匠,以及朱由校所要制袜机。

“孙元化可是已经抵达荷兰?”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根据我收到的消息,按时间推算,孙大使应该已经抵达荷兰,就算没抵达应该也快到了。”艾伯特回答道。

“朕还以为最多一年便可抵达荷兰,没想到却是用了近一年八个多月的时间。”朱由校感叹地说道。

“陛下,海上情况不明,所需时间无法确定,快则一年,慢则可能需要两年也不足为奇。”艾伯特回答道。

“你且下去吧,朕会派人去大使馆交接的。”朱由校挥挥手说道。

“诺。”

“宋爱卿,西洋送来这些技术,你认为交给谁比较合适?”朱由校问道。

“臣以为王徵最合适,王徵精通西学,民间一直都有‘南徐北王’之说。”宋应星回答道。

“王徵!朕差点将他给忘记了,此人的确是最合适的。传王徵进宫见驾。”朱由校兴奋地说道。

王徵在后世的名气不如徐光启,但这个人是个科学家,发明家。一生的发明有许多,毫不夸张地说,他绝对是这个时代大明的爱迪生,绝对是一个被历史埋没了的天才。朱由校甚至觉得如果王徵能得到皇家的全力支持,王徵将会将大明的机械工程推至一个巅峰。而且王徵此人也极有气节,李自成攻破京师之后,王徵绝食而亡。

“陛下,王徵此刻丁忧归里。”宋应星提醒道。

“丁忧归里?多久呢?”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已满一年。”宋应星回答道。

“已经一年了,那就没关系了,朕的事不能耽搁,立刻传旨急招王徵进京。”朱由校迫不及待地说道。

“诺。”王礼乾答道。

……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章 历史的讽刺

孙元化几经周转在二月底才抵达荷兰,同行的近百人中,其中有五人死于在了路途中。威廉二世和荷兰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在阿姆斯特丹接见了孙元化一行人。孙元化亲自向威廉二世提交了国书。

当晚,荷兰人便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盛大的晚宴招待孙元化一行人。对于荷兰人的晚宴,来自东方的使者并不适应,那怕孙元化是天主教徒,也是非常地不适应。毕竟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文化传承有极大的区别。此时的东方人的地位跟后世也有很大的不同,歧视大明人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的,反而孙元化一行人中不少人都怀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心理。

幸亏此次的使团团长是孙元化,如果不是他,极有可能这次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会取得任何成绩。对于中国人的到来,可以说让整个欧洲都充满了好奇,而且也使得许多西方国家都筹备和中国展开正式的外交。这个时候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个富裕强盛文明的国家。

在清朝以前,西方人对中国的记载几乎都是正面的,那怕到了明末,西方人记载中的中国也是“相当的富裕繁荣,在各方面都令人赞叹”。而被后人所称赞的“康乾盛世”,在西方人的眼里,比起明末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红果果的……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历史多么的讽刺!

史书是多么的讽刺!

孙元化将使馆就设在了阿姆斯特丹,整个使馆的建造得到了荷兰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