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 (第1/4页)
龙剑铭并没有什么闲情逸致,而是想换个环境,在这个湖风习习的亭子里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战争如期如意地爆发了。而帝国政府也为此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战略计划正在铺开实施。这几天来的战报反映出的问题也让龙剑铭很放心。至少,发生在东方的新军事革命没有在欧洲交战各国的军队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是出售军备不出售理念的结果。国防军装备部很小心也很大方地把“好”装备卖给了列强,却故意地保守了能够使这些武器装备更好地成套地发挥最大作用的新军事理念。而列强军队在采购中国显得有些昂贵地武器时,也很节俭地用自己的军事观念来选择符合自己军队当前需要的武器。外国军事家们的认知还停留在1907年的中俄战争实践中得到地经验上。这不能去责怪这些军事家,而应该感谢他们!因为这个世界大战在中国参与以前不会怎么变味,也就是说当帝国国防军在战场上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战果。
一切似乎都尽在掌握了?不尽然!通过这次世界大战要造成中国迅速强大,成为国际间强有力的、无可动摇的当然主导者是战略的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欠缺了几个重要的因素!
早已经制订好地战略已经决定,帝国将加入协约国击败同盟国。但是这不代表着帝国就不能借战争之手去削弱协约国伙伴的力量。战争迟早都要结束,帝国追求的是战后长久地地位而不是战前或者战争中地短暂的什么地位。那么。就要把这个世界上能够阻挡成为中国崛起和主导世界的所有国家好好梳理梳理了。
德国,这个中欧强国战败后。必须由在帝国主导下地协约国地占领之下,战争策源地在经过这次大战以后就必须消失。因此,驻军和经济控制将让德国的力量大部分转化成大中华帝国地力量。
法国则会在当面德国人的疯狂打击下流干支撑其在战后成为大国的鲜血。
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已经得罪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而本身的经济危机还在延续。工业生产能力如今是大打折扣。这个国家要恢复1912年以前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决定因素不在美国人本身。而在中国。在龙剑铭的手里操控着。美国要恢复元气。就必然要重新去打开工业品的世界市场,以外需去启动如今虚弱万分的内需。几个循环下来才能逐步地建立起稳定的金融体系。可惜。龙剑铭不会给它太多的机会。一是战争期间的国际市场会被有数量、质量、价格、信誉优势的中国商品占领;二是中国正在被各国期待着放弃中立的立场加入各自的阵营。这就给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庞大的活动空间,略微煽动一下西欧国家。美国的政治势力就很难再影响西欧。当然,美国可以去参加战争获得国际社会的重新接纳,不过美国人能够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允许政府趟混水吗?不会!一个相对被孤立的美国已经出现。
剩下的就是英国了。而这个国家正是让龙剑铭最为头疼的“伙伴”。昨天,英国人发来电报请求向帝国国防军波斯军借路开辟中东战场。以便英国军队进攻土耳其。应该说。这个请求在中国保持绝对中立的情况下是很不合理的!不过。三思以后,龙剑铭还是决定向英国军队让路。
加入协约国击败同盟国是实现中国崛起战略的手段而不是全部。世界上不应该有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国存在,在技术、经济相当发达的现代。东方和西方的距离其实很近很近,抱着中国控制太平洋和亚洲,英国控制大西洋和欧洲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幻想!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在世界上永久存在下去。两个大国的并存只能3发又一次大战。如今的航海技术让伦敦和北京的距离不过一个月,而帝国正在发展的航空技术已经有能力把这个距离缩短到几天。当战后民航飞机出现以后,东方与西方也许就只有肤色的差别和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