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第1/2页)
&ldo;這倒是個好辦法,只要多派些人到街頭,就可以讓市民聽到新法的內容了,&rdo;普魯斯道。
&ldo;不不不,&rdo;葉楓搖了搖頭:&ldo;等我的網絡建好了,不需要派人到街頭的。&rdo;
&ldo;不需要派人到街頭?&rdo;普魯斯有些吃驚,他不明白葉楓意思。
事實上,不止普魯斯吃驚,就連葉楓也很驚訝,在原來的歷史上,從一八三七年莫爾斯發明電報,到一八七五年貝爾發明電話,期間經歷了整整三十多年,有線廣播更是十九世紀末的事情。
然而,在諾貝爾研究中心的努力下,這些都已經出現了。
事實上,發聲器也就是喇叭,就是將聲音變化為電流,再轉變為聲音,這個問題解決以後,電話和有線廣播的技術基礎已經存在,所謂的電話不過是將聲音到電流的變化放在一端,電流通過電線傳播到另外一端再變化為聲音,當距離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當作電話用,如果連接許多個喇叭的話,那就是有線廣播。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如何增加傳輸的距離,也是需要不斷試驗和研究的,但是這個技術和電報的訊號傳輸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傳播電話的電流不僅有通斷、方向,更重要的是振幅和頻率。
科學研究中通常會存在相互推動促進的作用,電話的研究就是如此,在研究電話傳輸問題時,研究人員有意識地將電流方向、振幅和頻率這些因素引入電報傳輸,終於發明了雙向多路電報,這與原先一根電報線只能單向傳輸一路電報相比,是極大提高了電報線路的效率。
因為投入,因為葉楓設計的方向,也因為集中研究的效率,諾貝爾研究中心近期在通訊技術上取得了令人震驚的發展,用歐美的報紙來說,當人類剛剛興奮地即將踏入電報時代的時候,諾貝爾公司又將更美好的電話通訊時代的藍圖展現在人們面前。
通常情況下,研究中心的項目都是保密的,只有在出現商業價值的時候,葉楓才會允許對外發布,比如現在的無線電通訊距離已經達到幾千米,但還是處在保密狀態。電話的有效通訊距離雖然也不過七八公里,因為通話的特性,已經具備商業價值,所以就發布了。
葉楓將這個技術引入中國,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廣州城建立一個小型的有線廣播網絡。
第六集 中國攻略 242 廣州電台
有線廣播的研究開始於半年前,憑藉諾貝爾研究中心的技術力量,經過半年的時間已經取得一定成果,可以在七八千米的範圍內,架設二三十隻喇叭同時廣播,更大規模應用的技術難點在於廣播站的輸出線程和功率,以及線路信號的衰減。
自從有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電纜,葉楓可以很方便地與諾貝爾研究中心保持溝通,葉但他已很少參與具體技術研究,但是他提出的研究方向和應用設計,卻能對研究帶來極大的推動和商業利益。
廣州城雖然不小,方圓三十里也足以覆蓋整個城市,二十五隻廣播喇叭分布在緊要地段,有著簡單擴音功能的喇叭雖然聲音有些變形,卻也能讓很多廣州市民聽到。
葉楓在福建大興土木,招了很多流民、農民參與工程建設,其中一部分組成了華夏新軍工程兵部隊,在這些工程兵的參與下,加上物資齊備,技術也不複雜,廣州城的小型廣播網絡很快建成,當廣播裡傳出一支古琴曲瀟湘水雲的時候,很多廣州城的市民都詫異地抬頭尋找琴聲的來源。
然後他們就看到了這幾天街頭常見的喇叭,卻看不到人,而是安放在在臨街店鋪的屋頂上。
很多人循著聲音而來,看到這個奇怪的現象都停下了腳步,伸長了脖子看著那個喇叭狀的東西。&ldo;不會是妖怪吧?&rdo;有人戰戰兢兢地說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