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頁 (第1/2页)
對於整個民主制度的推進,葉楓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就是上海特別道將要試行的逐級選舉,也就是基層選民選舉縣孝廉,縣孝廉選舉本縣知縣、府賢良,府賢良選舉本府知府、省賢良,省賢良選舉本省布政使、國士,國士館選舉內閣宰相、總督。
第二步就是孝廉普選,也就是知縣以上主政官,包括知縣、知府、布政使、宰相和總督,以及省府賢良、國士,全部要通過孝廉投票產生。
第三步就是直接普選,也就是所有主政官包括知縣,以及孝廉、賢良和國士,都要通過全體選民投票產生。
葉楓知道這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制定了每種辦法實施三屆以後,再推行下一種方法的計劃,也就是到試行直接選舉,前後將要近四十年的時間,他認為有四十年的時間。完全可以培養出具有參政議政意識和能力的民眾。
簡單來說,譬如日韓等國,也沒有民主的傳統,但是他們實現民主制度所用的時間並不長,韓國在二戰前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二戰前是軍國主義獨裁,直到戰後在美國人地占領下才開始建立民主制度,到這兩個國家快速發展起來。前後也不過二十年的時間,相當於是一代人。
四十年差不多有兩代人成長起來,葉楓相信這足夠了。
其實和葉楓想像的不同,這個政改計劃提出以後,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無論是新派還是舊派的官員,對孝廉、賢良和國士的選舉都沒有異議,因為察舉本就是一種傳統的用人辦法,馮桂芬甚至將其提升到堯舜時的古制。
當然異議不是沒有,雖然大方向大家都能夠認同。但是在具體地做法上分歧就十分嚴重,比如選民的資格,就有人認為不應該太寬泛,不過葉楓和馮桂芬炮製出一套完整的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提出了幾條標準,文化水平、社會貢獻、社會名聲等。有理有據,何況葉楓也作出了妥協,納稅額已經卡掉了大部分的下層百姓,所以總的來說這個辦法還是得到了支持。
另外分歧比較嚴重的就是館閣所具有的權限。官員要通過館閣選舉產生,館閣能質詢、罷免官員,政府的重要決策也需要通過館閣。有人質疑官員的權力被大大束縛,不過能坐上一級政府首腦的畢竟是少數,在爭論中,館閣地這些權力也獲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還有人擔心上下級之間的關係,由於官員都由本級館閣選舉產生,或者說是由本地的民意選舉產生,很可能會對上級政府的指令不聞不問。不過這一點也有應對。那就是本級政府的重要決策。也必須得到上級政府地批准,不同事項按照登記、審核的要求。都有具體的處理,包括選舉出來的官員,也必須得到上級政府地同意。
至於上下級政府如果發生矛盾,大體的處理原則是駁回修改,如果最後還是不能同意,一般是提請上一級大理院依法判定。
政改方案提出後,一直在不斷地徵求意見並進行修改,即將要在上海實施的這套方案也只是試行,之所以這個時候提出來,一方面是華夏確實要進行改革,同時也是為了拉攏其它勢力,特別是這次將要在河南聯合作戰地捻軍。
&ldo;將我們的制度給捻軍的人看,華夏在自己的地方都實行這種相對自治的辦法,何況是他們呢?如果他們願意加入華夏聯盟的話,除了軍隊,具體的政策都是可以做調整地,比如說這個選民資格,就可以放開,放開給所有捻軍地支持者,&rdo;葉楓對王運說道。
王運笑了笑:&ldo;大人所說的地方自治捻軍地首領或許會感興趣,至於這套選舉辦法嘛,那就未必了,誰不想做土皇帝呢?&rdo;
葉楓搖搖頭:&ldo;誰都想做皇帝,問題是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皇帝,但他們又都想做皇帝,那怎麼辦呢?民主說穿了就是讓人人有機會,但這不是根本,最根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