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3/4页)

显自己的胸襟和气魄,对来投的部落往往是不分大小照单全收。只是这样一来袁绍军的军粮也随之吃紧起来。

这不此刻听罢下属回报之后,袁熙不禁停下脚步犹豫着盘算了一番,但最终还是下令道,“让他们在大营西面的河边扎营。再拨些粮草给他们,就说这是袁大将军对他们忠心的赏赐。”

“喏。”

得令的亲随一溜小跑离开了队伍。而袁熙则带着剩下的亲随继续穿过排列整齐的营帐、随风飘舞的旗帜以及成堆的武器。空气中弥漫着马粪的臭气以及米粥的香味。在众人的脚下融化的雪水则与黑土调和成粘稠的泥浆沾满每一个人的马靴。倘若是袁熙的兄长袁谭或是三弟袁尚在此的话一定会为营地恶劣的条件而连连皱眉。但袁熙对此却毫不介意,在他看来相比易京城下的战场,袁军大营实在是个可以堪称**居的好地方。

须知直至今日袁熙的鼻子都还记得六月、七月时易京城外那绵延数百里的尸臭味。面对那一条条被尸体与血水染红的壕沟,就算是征战十多年的老行伍看得都会忍不住犯怵。那段时间袁熙常会在私下里暗想,自己的父亲是否正在打一场史无前例的攻城战。好在幽州冬季的寒风不仅锁住了漫天的尸臭,同时也冻结了环绕在易京城外壕沟内的河水。没了这些护城河水的阻挡,袁绍军攻势顿时就变得顺利起来。就在刚刚过去的十月、十一月,袁绍军一连突破了易京城外的十道壕沟。易京城传说中的那道黑色的铁门也头一次展现在了袁绍军的面前。

不过这种“顺利”并不代表袁绍军就没有付出惨重的代价。为了突破那十道壕沟,大约有一万多名士兵在这个冬天永远葬身在了易京城外。为了节省燃料与人力这些籍籍无名的士兵同他们敌手的尸体一起被就地掩埋在了壕沟之内。这样一来处理了成堆的尸首,也完成了壕沟的填埋。只是明眼人心里都清楚,苦战还远没有结束,易京城尚有层层城郭等着众人去攻克。

且就在袁熙忧心忡忡地考虑如何突破那高耸的城墙之时,他与他的随从们已然到达了营地的中军大帐。那是一顶名副其实的大帐,其不仅个头比普通的营帐大了一倍,白色的帆布上还特意用金色的染料染出一圈华丽的纹路,以至于一些看过大帐胡酋都在私下里称其为黄金大帐。

不用问如此奢华的大帐自然只有袁绍一人能享用。此刻守在帐外的卫兵眼见袁熙到来连忙为他做了通报。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侍从引着袁熙走进了被炭火烧得暖暖的大帐。只见帐内的袁绍正裹着一身狐裘同随军军师郭图谈论着什么。眼见袁熙到来袁绍立即停止了对话,转而向袁熙询问道,“熙儿,攻城器械准备得怎样了?”

袁熙一个抱拳郑重地禀报道,“回父上,五台投石机已安置妥当,随时可以攻城。”

可袁绍听罢袁熙的汇报却只是随口哼了一声之后,便又丢了个任务给他道,“东莱的蔡安贞今日会来。汝去招呼一下。”

袁熙没想到父亲会突然让他去接待蔡吉不由楞在了原地。而袁绍见二儿子没有反应,当即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蔡安贞不过个空有虚名的州牧罢了。尔等对其不必太过礼遇。”

耳听父亲在接待蔡吉的问题上订下了如此基调,袁熙此刻心中就算再有疑问,也只得躬身领命退出了大帐。其实对于蔡吉,袁熙本人还是颇为矛盾的。一来,在过去的一年中蔡吉向袁绍军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粮草,令自己能在这种天寒地冻的日子招纳大量的游牧部族。二来,蔡吉在青州与兄长袁谭交恶的事亦是闹得天下皆知。而据袁熙所知他那远在邺城的弟弟袁尚则似乎还在对与其同龄的蔡吉念念不忘。总之这些年蔡吉始终与袁氏一族处于一种半敌半友的状态。

而站在袁熙的立场上来说,他既没有勾引女州牧谋取三郡之地的野心,也不想参与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