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你这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就随我的姓氏好了叫宋浩罢我要将你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医家我宋氏医术传至我已十四代了还真是需要你这个小家伙来继承呢!”宋子和兴奋地道。这个平淡的晚上他做出的这个决定也自决定了日后一个名医的诞生。
从此以后每当闲暇时宋子和便教宋浩开始背诵一些中医歌赋如《汤头歌决》、《药性赋》以及宋氏家传验方也自被宋子和编成了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的歌决。
中医歌赋是历代医家的经验医学理论浩如烟海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必须要熟记背诵临床应诊之时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择其要者而编成的歌赋自可供习医者记诵之用这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大凡名家皆经历过此过程。一如诗词般的歌赋中可将那一张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适应症大都概括了甚至一两个字自能表达出多种意思汉字的奇妙尽在此间。
每当夜幕降临平安堂内便传出了那幼稚的童声。
“四君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尔……”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澡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真正的中医教育应该从幼童开始虽然这有很大的难度普通人家不似从医的人家那般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大多数的名医都是从世家走出的。虽也有那般矢志不移者自学成材独闯出一条道路来然而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一个医者的成长是尤为必要的。传统的中医有着传统的中医教育那就是家传师带这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氛围耳薰目染言传身教习者自可逐渐领悟中医的本质内涵和奥妙。有那一般浅学之徒虽身在医界混了一辈子至死都不知(中)医为何物。
如此过了一年有余那宋浩的父母再无消息好似不曾来过一般宋浩乃是上天凭空赠送给宋子和的。宋子和先前也曾担忧过说不定哪一天宋浩的父母突然到来将他领走宋子和还真是舍不得了。后来也自想通了便是宋浩的父母出现他会恳请对方将宋浩留下跟他习医的。宋子和认为自己能说得动对方心中也自坦然起来。其实他心中也知道日后便是宋浩的父母不来他的家族中人也一定会来寻找宋浩令他认祖归宗的。不管怎么样这个已被自己认为孙子的孩子是他宋氏医术的传人因为他感觉到这孩子有一种先天习医的灵性是他百转渴求的好徒弟。
白河镇上的人都知道宋浩是宋子和收养的亲戚家的孩子以为是过继来的自无人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时间久了也无人再说起这件事宋浩早已认为自己是宋子和的亲孙子了对自己来历不明的身份已是忘得干干净净。
闲暇时宋子和抱了宋浩教他辩认药橱里的中药当归、白勺、生地、山枝子……性能归经寒热温凉一一讲解配合以宋浩先前背诵的《药性赋》且不管他能记下多少能理解多少但叫他有个印象就是了。其实小孩子家天真无邪性情专一尤其是在三四岁上是记东西的最好时机。辟如现在一般人家教孩子背唐诗儿歌的小孩子学得极快大人们可能不经意的说了一遍他便能记下个大概来。儿童时期的先期启蒙教育可是孩子日后成才的关键呢。
那宋浩也自聪明此时早已忘记了他的父母存在但将宋子和看做是亲爷爷一般了。学起东西来极快宋子和说上几遍但能记下全然不多费口舌。宋子和见状心中欣喜不已这个宋浩是比自己的那个亡儿宋强小时候还要好教得多。由于宋浩的意外到来宋子和的丧子之痛慢慢的淡化去了时间可能是最好的治疗剂罢。
待到宋浩五六岁上那些中医歌赋早已记得熟了宋子和便开始教他背诵起《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一些经典中的经典篇章来也是不管宋浩理解于否但叫他强行背下就是了。尤其是《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的原文是宋子和令宋浩这时必需记下的。如此打下的基础对宋浩日后成长为一代名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