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部分 (第3/5页)
淮东真正崛起后的实力,还缺乏直观的认知。
虽说对此时的淮东军缺乏直观的认知,但阿济格断不会再轻视淮东。
在徐州战事之后,天命帝断然决定放弃东线,决意绕过淮东防守的徐泗防线而求在西线赢得突破,在燕廷内部就惹出很大的争议。阿济格虽说那时还没有什么地位,却是西线战略坚定拥护者,这两年来,也一直随叶济罗荣在西线征战。
淮东军善守城,这是燕南诸战以及后期的津海战事就充分体现出来的,而淮东水营在东海上纵横无敌,也几乎是公认的事实。徐泗防线有坚城、又有淮泗等河流纵横其间,作为与淮东军有过接触的阿济格,根本上就没有信心能从正面突破淮东精锐坚守的徐泗防线。
真正的决胜应在西线,只要大军突破南阳隘口,一鼓作气夺下荆州,就能同时占据扬子江、淮河上游的地利,获得对淮东的战略主动权。
第95章 观战台
南阳城北大营的规模要比城南大营更大,营寨相接近十里,一直延伸到南阳城北面的独山,从北面的方城过来,约八十余里。
独山为伏牛山延伸入南阳盆地腹心处的余脉,山体从西北往东南走向,周十数里,东接淯水,为从方城南下进入南阳城的要冲之地。
独山处于南阳腹心之中,虽才三五十丈高,但视野开阔,远眺淯水两岸、南阳腹地,几无遮挡,周繁遂将大账设于独山的南坡之上。
奢文庄在田常、阿济格、胡宗国等人的簇拥下驰入独山大营,叶济罗荣在主营辕门前相迎,奢文庄行礼道:“下臣奢文庄拜见穆亲王……”
“闽王多礼了,”叶济罗荣依汉制回礼,说道,“圣上在燕京对闽王甚是惦念,知道闽王身体近来不适,特用快骑送来老山参两枚……”
“多谢圣上体谅老臣……”奢文庄朝东北方向遥拜,以示谢恩,才直起身子,去打量叶济罗荣。
叶济罗荣身穿朱红战甲,身材魁梧,髯须大眼,脸上有淡淡的早年征战沙场留下来的伤痕,眼角已起皱纹,两鬓间生白发,眼神敛着杀戮过后的凌厉,走到他跟前,就能感觉到一种蕴藏古剑的气质。
奢文庄这一生来识人无数,眼光独到之处,他称第二,怕也没有几人敢称第一,暗道:北燕以战立族、以战立国,从少年时就随父祖征战沙场迄今逾三十年的叶济罗荣,大概才能算得真正的身经百战的宿将。
虽说叶济尔是北燕的灵魂人物,但自叶济尔以下,北燕就没有人能跟叶济罗荣并肩,叶济多镝及叶济尔的长子叶济白石,论战绩都要差叶济罗荣一线,也无怪于叶济尔坐镇燕京,会将西线数十万兵马都交给叶济罗荣统率。
奢文庄又与周繁诸将一一见礼。
周繁原为宣镇主将,时年四旬,也是体格壮硕,武将出身,降燕后与袁立山、陈芝虎并立,只是战绩略有不足。战前北燕册封陈芝虎、袁立山二人郡王爵,周繁仅受封侯爵。
也是因此,这次打南阳,周繁及其麾下诸将都卯足了劲,十分的用心。
周繁在独山南坡堆土筑观战台,叶济罗荣邀奢文庄等人登观战台,以便更好的观望南阳城周围的地形及军事部署。
夕阳照耀下,在密如鱼鳞的营寨包围下,周达八里的南阳大营,就仿佛贴在淯水西岸的一大片色调灰暗的麻布。
虽说城北大营才驻入了三万兵马,但为了方便叶济罗荣亲自统率、暂时驻扎在方城的六万步骑能够随时进入,参与对南阳城的强攻,城北大营修得额外的庞大,从独山南坡一起延伸到南阳北城外的围城长墙之后。
事实上,在城南大营,也做了调入新附军孙季常所部的准备。
除了从南北两面夹击淮西的陈芝虎、罗献成两部兵马外,北燕联合奢家,叶济罗荣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