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1/3页)
畫外音:
李隆基果然是一個聰明人,在關鍵時候,他主動投案自首,保住了兩個大臣的性命,可是,儘管如此,這場流產的政變,還是搞得李隆基狼狽不堪,讓他一下子處在不利的位置上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場失敗的陰謀,到底給李隆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蒙曼:
它至少給李隆基帶來三方面的惡果,哪三方面呢?第一方面,李隆基的勢力更弱了,我們剛才說過,李隆基身邊的人,因為他跟太平公主鬥法,是一撥一撥地被貶到地方去,現在如果再去掉一個文臣劉幽求和一個武將張暐的話,不僅僅給他出謀劃策的人繼續減少,他對軍隊的控制力也大大減弱了,張暐是羽林將軍啊,所以這樣一來呢,這個政變沒搞成,李隆基的勢力更弱了,這是第一個惡果。
那麼第二個惡果是什麼呢?第二個惡果是這次策劃一出來,人家太平公主可就占了輿論上的優勢了,怎麼占輿論上的優勢呢?以前你總說太平公主作為臣子,她整天覬覦皇位,整天搞小動作,現在事實證明,搞小動作不是人家太平公主,是你李隆基啊,而且這個案子已經公開審理過,天下人都知道啊,那以後太平公主要再做點什麼事的話,人家就不叫搞小動作了,那叫正當防衛啊,太平公主在輿論上更占優勢了,而且因為李隆基居然想要用兵力來打擊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對李隆基的防範也就進一步加強了,以前我們說,太平公主致力於搞定宰相,七位宰相五出其門,現在太平公主又開始向禁軍也插手了,她向禁軍怎麼插手啊,我們知道唐朝任何政變,其實都要動用北衙禁軍的力量,北衙禁軍啊,本來跟唐玄宗李隆基,還有跟太平公主都有交情,因為唐隆政變的時候建立的交情,那麼禁軍本來是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搖擺的,也沒有確定到底幫著誰,可是現在情況很清楚了,羽林將軍張暐跟著李隆基結果什麼下場啊?不是流放到南方了嗎?那這些禁軍將領想明白了,皇帝不行,還是跟著太平公主有把握一些,那就在這種情況下,兩個羽林將軍也又投靠了太平公主了,你看太平公主現在武有這些羽林將軍,文有這些宰相,她的勢力更強了,這是這次流產的政變給李隆基帶來的第二個惡果。
那麼第三個惡果是什麼啊?第三個惡果是太上皇李旦和皇帝李隆基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本來嘛,太上皇李旦,雖然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心機,也有野心,對他也有意見,但是遇到大的關鍵的問題時候,還是幫他啊,本來是兒子和妹妹進行鬥爭,他在關鍵時刻,李旦不是向著兒子了嗎?提前傳位,讓兒子當上皇帝了,可現在兒子剛剛繼位才一個月,就要搞政變來對付他們,這讓李旦覺得不寒而慄啊,雖然說李旦也清楚,兒子這個政變針對的直接對象是太平公主,但是如果太平公主被殲滅的話,他自己不是也要受制於兒子嗎?這可是他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所以呢,就因為李隆基搞了這麼一件事,唐睿宗李旦對他的印象也是空前地變壞,而且因為有這麼一件事,也再次拉近了太上皇李旦和太平公主的距離,他們倆現在心又貼近了,那麼現在重新把心貼在一起,重新聯合在一起的太平公主和李旦,想要怎麼來對付李隆基呢?
就在先天元年的11月,就發生了我們在本集開頭講的那一幕,在太平公主的鼓動之下,唐睿宗李旦就拋出了一條誥命,說讓皇帝做好準備去巡行邊疆,巡行的範圍有多大呢?東邊從現在咱們北京這一帶開始走,西邊一直到甘肅,你整個到北方去溜達去,那麼這道誥命一出來,對於李隆基來講,可是晴天霹靂,這是他皇帝生涯的,一次巨大的威脅,為什麼啊?因為以當時的情況看,一旦他離開京城,恐怕接下來就要被廢掉,太上皇可能要換皇帝,雖然說太上皇並沒有說清楚,到底讓他哪天出發,可是越沒有說清楚具體日期,李隆基就越覺得自己頭上懸著一把利劍,這柄利劍隨時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