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4/5页)
人放荡不羁,不喜束缚,却又喜好张扬,为人高傲,与诸多仙家关系不好。恐怕这件事还真——”
就是说仇家太多了?元馗知道云霄话语未尽之意,为人狂傲不羁要是圣人也就罢了,那是个性,是特色,不过一个小小太乙之辈就敢如此张扬不是找的被人整吗?
说起来金玄子也是悲剧,像风烨当初来到洪荒这个不敢,那个不敢生怕被人注意到自己,谨小慎微,直到有所底气能够保命之后才渐渐在洪荒扬名。
但是金玄子这人却太能惹事,风烨在轩辕时候就开始注意他了,毕竟指点仓颉造字,还有立下诸多姓氏,怎么看怎么别扭。直到后来颛顼时候,金玄子联手赵公明还有颛顼三人一起鼓捣货币,风烨的目光是彻底投过来了。所以在颛顼之后,风烨甚少出面,在人族可是神迹渐消,就算出面也是暗中出手改头换面,借助许由等人族在前面顶缸。
自神农听訞开辟市场以来,人族始有交易之说,但是这个时候行使的是以物换物。直到颛顼时候三人开始鼓捣出来最初的货币来代替物品定价,才有了金钱的概念。至于修行界,一直以来也是使用的以物换物的理念,毕竟洪荒修士就那么多,金钱什么的根本不需要啊。
利用落宝金钱传播金钱贸易之道,是每一个洪荒穿越者所必备手段,可实际操作起来那里是那么容易。没看到神农开辟市场的时候,风烨什么都没做吗,那是因为风烨知道这件事太麻烦,为了那点功德实在不值当费尽诸般心力。
这也是为什么金玄子对风烨有所怀疑,但是却无法下结论的缘故。不帮助仓颉造字,不掺和逐鹿之战,不立下度量衡,不传播金钱,不收徒三皇,不泡女娲后土,不大开后宫。你还意思自称是洪荒穿越者啊,真是不合格。
而且风烨的名声很多时候都是跟伏羲一同传播的。并且风烨的名声绝没有伏羲来的大,当初在人族的时候虽然都是两人一起发明东西,许多人一起帮助伏羲治理人族,但是最后的天皇也就是伏羲一人。当初神农也是如此,诸多事务是听訞想出来的,但是最后得名的却是神农。
再说,三皇不是囚犯吗?不是该被关在火云洞一辈子出不来吗?但是伏羲在外面跑的很欢啊,还曾去天庭打了一次酱油,做了一回天帝。三皇没有轩辕而有女娲,一切都是从伏羲证道天皇的时候开始有所不同。在金玄子看来。与其说风烨是穿越者。倒不如说伏羲才是被穿的那人。至于风烨更多的可能是沾了伏羲的光才对。所以金玄子的目光着重放在伏羲身上,至于风烨虽然有些怀疑但是绝对不多。
而风烨对金玄子也是这般,看着他的行事风格虽然知道,肯定有问题。但是也不敢轻易动手。
不过看到金玄子帮忙传播金钱贸易的时候风烨还挺幸灾乐祸的。
货币的传播那里是那么容易的?南辕北辙。随着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物品的价值也不一样,怎么统一定价?而且人族各个聚集区可没有什么平坦大道,没有飞机轮船。贸易那里是那么容易流通的?几个居住地之间定期开辟市场就是极限了。不过是小农之道自给自足罢了。
但是这也不算什么,金玄子等人还能咬牙克服。人族聚集地不好沟通是吧?那么吾就开辟山路,为你们修路!移山倒海的手段,仙道可是多得是!于是整个赤县神州可说是四通八达,山路都被开辟了出来,无数座大山也被直接搬走,结果到了大洪水来临之时,没有山岳阻挡,一个个人族居住地直接就被冲垮。当然这只能说是好心办坏事,暂且不提。
单说货币,以何物为货币?轻重,防腐烂等等考量,这个时候又因为技术限制没有多么高级的冶炼技术,根本不能支持大规模的使用金属钱币。所幸金玄子还没有真正昏头,没有说用仙法为人族制造货币,不然的话说不定第二天一出门就是伏羲震卦天雷劈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