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第1/2页)
方從哲此時已經是首輔,他站出來的分量自然不同他人,緊接著亓詩教、官應震等人也都紛紛站出來贊同他們老師的一件。
萬曆帝笑道:&ldo;方愛卿此言,的確是老成謀國之言!既然如此,那麼戶部是否也早該做些準備了!&rdo;
戶部尚書李汝華站出來,說道:&ldo;啟稟陛下,明年賑災所需銀兩多少?&rdo;
萬曆帝說道:&ldo;此事你做戶部尚書的人不知道,還要問我嗎?我問你,若是山東直隸兩省,若是百日不雨,將有多少災民,你又有何方略?&rdo;
李汝華說道:&ldo;若是明年果然大旱,那麼賑災就是兩年的事情,今年糧食減產,明年夏收秋收之前,百姓仍然飢餒,仍然需要朝廷賑濟,而直隸山東都是人口過千萬的大省,災民數量當在百萬之上,若要賑濟百萬災民,需銀兩三百萬之多……難,難,如今戶部一年收入也不過百萬,邊軍餉銀、百官俸祿都要從中抽取,實在是無法!&rdo;
&ldo;哼!&rdo;萬曆帝冷哼道:&ldo;聯合礦業屬於國家控股的企業,原本每年當有五百萬兩白銀解入國庫,現在呢,你們戶部安排官員之後,一年當中,解入國庫和內帑的銀兩,居然銳減了七成,那些都被你們中飽私囊了吧?&rdo;
李汝華慘然一笑,被皇帝這樣指著鼻子罵,自己可是沒臉繼續呆在戶部位子上了,他說道:&ldo;若是陛下覺得微臣無法勝任戶部重責,就請陛下恩准微臣乞骸骨!&rdo;
財政是庶政之母,戶部在六部當中那是除了吏部之外的第一大部,東林黨自然不能因為李汝華的面子,就放棄這個位置。
趙南星說道:&ldo;聯合礦業利潤減少,卻不只是因為聯合礦業自己的原因,如今聯合礦業的高爐和平爐都在正常運行,只是北海的鋼鐵產品湧入,才讓我等鋼鐵銷路出現了問題!李大人已經竭盡全力,此事與戶部並無關聯。&rdo;
若說遵化的平爐高爐那是試驗品,在北海的設備就是真正的成熟設計,產量和質量都要比遵化鋼鐵強得多,即使有運費方面的優勢,遵化仍然無法與北海抗衡。
萬曆帝冷笑道:&ldo;北海不過是剛剛經營不到一年,你們卻已經早早就有了三年的經營,而且人家還要漂洋過海,你們居然還比不過別人,還要強詞奪理?&rdo;
趙南星仍然冷靜,說道:&ldo;若是陛下想要聯合礦業公司恢復原來的樣子,倒也可以,只是聯合礦業公司移交給我們的時候,只是將聯合採礦鋼鐵公司移交給了戶部,而聯合水泥、聯合玻璃、聯合車馬行等等產業都還在福王爺帳下,若是陛下能將這些產業收歸朝廷,那麼朝廷如今的財政困難,自然能解!&rdo;
朱由崧不由得高聲叫道:&ldo;皇爺爺,我有話說!&rdo;
萬曆帝笑道:&ldo;有什麼話,你儘管說,皇爺爺給你撐腰!&rdo;
朱由崧說道:&ldo;那聯合礦業當中,也就是聯合採礦鋼鐵公司是朝廷控股的公司,而另外幾個產業都是以父王的紅利為本錢,建立起來的公司,雖說是有聯合礦業的名頭,實際上卻是福王府的產業,此事都有會計師和審計師的帳目可查,絕無一點虛假!&rdo;
趙南星說道:&ldo;王爺身為天潢貴胄,國家有難,理應出力!&rdo;
朱由崧笑道:&ldo;趙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對了,難道朝廷財政困難,就能將別人家的財產收歸朝廷?我父王是天潢貴胄,而你們可是聖賢弟子,孫如游孫大人、李汝華李大人,你們家裡可都是有家財數百萬兩,若是拿出來同樣能夠解救朝廷此時之危機,你們為何不做?偏要拿我們福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