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第1/2页)

朱由崧對萬曆皇帝的表現,卻也能夠理解,畢竟萬曆皇帝年紀大了,朱常洛都死在了他的前頭,而且並非是死於非命,只是元氣耗盡而已,他不願意回到北京,就是不願意見到那那個死去的長子,第二則是怕旅途顛簸,反而不長命,面臨長江的南京,環境要比風沙雪漠的北京好得多,也更適合養老,況且現在內閣和議會幾乎將他們皇帝的所有權力都給囊括了,唯一留下的也只是樞密院兵權而已,樞密院現在都在朱由崧的掌控當中,她回來了也無所事事。

而萬曆帝也很快派遣成敬,向北京眾臣傳來了旨意,由立福王朱常洵為太子,不過朱常洵也不打算會北京,反而將正妃鄒氏接到了南京,倒是有在南京皇城裡過日子的打算,這就更讓北京群臣著急了,現在的皇帝喜歡上了南京,難道下任皇帝還喜歡南京,這不是非遷都不可嗎?

好在旨意上,奉朱由崧為皇太孫,奉命監國,統籌一切軍國大事,這才讓方從哲等人放心下來,只要有皇太孫在,就不會有問題,畢竟皇帝、太子肯定沒有皇太孫更有前途。

在北京,朱由崧並沒有搬進那廣闊的紫禁城裡,那裡面太空蕩了,而是住進了樞密院當中,對於這件事情,群臣也並沒有反對,畢竟宮裡說不定還有忠於太子的人,或者還有白蓮教的餘孽,住進宮裡反而不安全。

對於太子的處置,既然太子已經死了,也就不了了之,畢竟大明朝有藩王造反,卻還沒有太子造反的事情發生,也沒有先例可循。然而朱由校和朱由檢卻在今天被帶到了朱由崧面前,按照內閣的處理意見,是削籍為民。

&ldo;皇兄,對於這個,你怎麼看?&rdo;朱由崧拉著朱由校坐到藤椅上說道。

朱由校搖搖頭說道:&ldo;皇兄這兩個字,以後就不必說了,殿下!&rdo;

對於朱由校的冷淡,朱由崧卻不以為意:&ldo;那好,我就叫你大哥吧,民間不都這麼叫嘛!你不一直想要造出真正的鋼鐵戰船嗎,那就去威海衛吧,那裡會興建一座新的造船廠,專門生產蒸汽船,如果你想的話,可以在那裡學習造船知識,造出萬噸巨輪來!&rdo;

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

在威海衛建船廠,是朱由崧深思熟慮的結果,首先他在北方,而且不是開放的鋼口,不容易技術泄密,另外則是材料問題,威海衛建成大港之後,可以從北海和唐山運輸需要的鋼材,還可以從日本和遼東進口需要的木材,再加上水深海闊,可以建造大型的船塢,可以說是比較理想的建廠地點。

實際上原本朱由崧屬意的造船基地,應該是大連長興島,那裡畢竟在後世都被人建成了中國最大的造船基地,連曾經的江南造船廠都遷到那個地方去了,其地理位置自然非常優越,不過因為遼東的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所以朱由崧沒辦法只能選擇了威海衛這個地方。

此時朱由校不禁笑道:&ldo;沒想到這麼多年了,你還這老樣子!死皮賴臉的,一點監國的威風都沒有!好吧,反正皇帝我又不想當,你能耐大,當了皇帝,說不定還是大明的福分。&rdo;

相比朱由校的豁達,年僅歲的朱由檢,卻有些生氣,在他看來是朱由崧搶了他皇兄的皇位,對此朱由崧也只能搖搖頭,畢竟他沒辦法讓所有人都滿意。

將朱由校他們送出了樞密院,他們將會做成前往天津的火車,在天津改乘客輪前往威海,在那裡他們的生活將會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下,這個決定是樞密院下的,畢竟他們現在的身份特殊,無論從哪方面都必須要進行監視,對於這個決定,朱由崧只能要求馬如蛟和袁心怡他們儘量不去干擾他們的生活,並且保護好他們的安全。

剛剛送出朱由校他們,正要回去,樞密院裡面還有很多事情要他處理,這些日子以來,因為政局動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