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部分 (第1/4页)
蒙古大汗亲临一线,是在成吉思汗时代留下来的传统,但是这传统很快就因为蒙哥战死在钓鱼城下而成为史。蒙哥战死之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权夺位,导致蒙古爆发了多年内战,这也使得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南宋竟然凭借着多年来的积蓄,一下子有了和蒙古抗衡的战力,甚至叶应武也实际上是全盘接收了南宋的这些遗留,方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上。
所以蒙古吃一堑长一智,自然充分意识到大汗的存在对于整个王朝稳定性的关键作用,所以年少时候经常率军征战、所向披靡的忽必烈,迫于这种压力和限制,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了。
忽必烈并不像成吉思汗那样喜欢事必躬亲,所以一向都是放权给前线的将领,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容不得忽必烈放权,整个蒙古除了忽必烈,似乎也没有人未曾在大明手下吃过败仗。
更何况此战关乎蒙古百年来的基业,忽必烈就算是胆大包天,也不会在后面稳如泰山的坐着,尤其是叶应武即将赶到前线。如果说伯颜和史天泽等人还有本事对付大明其余主力战军的话,那么在叶应武面前,蒙古所有的将领都会束手无措。
不仅是因为叶应武多年来的战绩和手底下的滚滚人头鲜血,更因为叶应武以皇帝之威君临战场,对于大明士气的提升和蒙古士气的打击都是难以想象的,本来蒙古就处于弱势,只能依托地利节节后退,如果再丧失了气势,那么等待蒙古的就只有灭亡这一种可能。
那木罕等人很清楚,伯颜和史天泽很清楚,忽必烈自己更清楚。
如果现在自己不出战的话。等待蒙古的可就不只是混乱,更有可能是彻头彻尾的灭亡了、
所以当忽必烈打算同样御驾亲征的时候,没有人反对。
金帐马车缓缓的向前行驶,而簇拥在金帐马车周围的蒙古骑兵,都是微微低头,表示对大汗的尊敬。
那木罕在金帐马车前停下来,快步走上马车。
刚刚掀开帘子,就听见轻轻的咳嗽声,那木罕顿时微微皱了皱眉,在大汗金帐当中,有胆量咳嗽的也就只有大汗本人了。忽必烈算到今日实际上也就是五十多岁,绝对算不上老,甚至相比于很多古代帝王,还处于全盛时期。甚至就在几年之前,忽必烈还很健康,日理万机做不到,但是维持整个偌大帝国的运转还是没有问题。
可是就是在这几年,忽必烈身上的生机和活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那木罕很清楚是为什么。这几年随着叶应武的崛起,蒙古在整个中原战场上节节败退,忽必烈看上去还能够正常处理军政事务,甚至还主动宽慰那些吃了败仗的官员将领,但是实际上只有那木罕这些忽必烈信任和亲近的人才知道,这几年忽必烈又承担了多少压力、
毕竟这是他的汗国,毕竟这是他的天下。忽必烈承担的不只是失败。
如果说华夏三百年的气运压在了叶应武一个人肩膀上,那么蒙古这数十年来打拼下的基业,也都压在了忽必烈的肩膀上。
只是相比于叶应武的年轻,忽必烈已经过了中年,甚至快要步入老年。如果此时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虚弱不堪的南宋,甚至不需要忽必烈出马,伯颜等人就可以摆平,但是现在蒙古要面对的是崭新崛起的大明,这不是一个除了有钱之外什么都没有的虚弱王朝,先进的火器、充足的钱粮,还有那些数以万计不怕死的军队,整个国家上下团结一心,红着眼睛北伐、这样强大的敌人,就算是蒙古在之前都没有遇到过。
如果忽必烈可以选择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退避三舍。
只是可惜背后就是草原,他没有其余的选择。
见到那木罕走进来,忽必烈轻轻咳嗽一声,下意识的想要收起来手帕,只不过这一幕还是被那木罕看到。手帕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红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