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a)开 篇,白色基调,偶 遇,"花中花"富有象征的隐喻

第一章

开 篇

月色很美,令人想象和心醉。而嫦娥的故事却是灰色调的,以女性形象出现。 夜却是精致的,虚伪的,它能掩饰一切,只要有彩灯可以让任何一个角落都华丽起来,向你眨着风眼,稍一花心,灵魂就出壳。各式的霓虹灯招牌闪闪烁烁,无声招展,与月色默契成一种光怪陆离的时尚。咖啡吧的钢琴声,迪厅的的士高音响,露天平台古典的南音乐曲,在夜空中碰撞、交织,提示海城最新的生活方式——

古典与现代的大融合;

古典与现代的大背离。

相激荡,相亲和,相矛盾,如礁石与海浪的冲撞,如人类的拥吻,如异性的排斥,同性的相吸,如火山爆发。

叶之斜倚阳台,眼光从灯红酒绿的城市收回。望着迷离的天空,一道激光弧线伴着南音高亢的尾腔划开了平整的白云。南音继而柔婉、无声,继而跌宕起伏。她迎风而立,一头童发,黑得发亮。咖啡色的长裙摇曳着风,很合身地勾勒出她苗条却不失丰满的曲线。她的眼睛有些深邃,望着远方总是眯成一条线,由于近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聚光,把朦胧的物景看得本色些。

她柳叶似的双眉下,一对杏眼,灵动着心语,双眼皮像月芽儿印在眼帘上,如一弯超尘脱俗的梦。虽是深秋,她那瓜子脸中央小巧的鼻子,仍习惯性地渗出细密的虚汗。性感的唇显得有些干燥而无血色。一阵风儿扫来,白瓷盆里的太阳花颤栗着,薄如丝绸的花瓣儿娇嫩得让人心疼,时刻都有被冷风吹破的危险。一到夜晚她们含蓄地休眠,花瓣儿像处女的眼睑轻轻阖上,令人为之怦然心动。她带着2002年初春的情怀,一直花开花落地开到深秋,伴着流水时光。那份执著,让叶之感动。而叶之此刻的心情却有沧海桑田之叹,不知身系何处,如梦如幻,深感有些飘忽。她已为她最新一部长篇小说的题目思考了多日,一直未找到富有表现力的、能够较恰切地概括全文内容的且不落俗套的好题目。这个题目折磨了她好几日,却始终未找到感觉。像大病初愈的人,急于享受*,却力不从心,无法到达波峰浪谷的高潮。 她有些无奈地望着天空,天上的白云依然被风吹得丝丝缕缕,堆堆块块的犹如纷乱的棉絮。她突然发现苍天像一张巨大的白纸,上面写满了天书。 一如印象派大师毕加索与梵高的混合的杰作,欲、望、的、月、色。叶之默念着,仿佛自己的灵魂腾空而上,在天书上无求无欲地舞蹈;俯瞰着红尘滚滚,时光交错,腾空而起,往昔如梦如幻如天女散花,纷纷落下。。。。。。

白色基调

海城的画院坐落在海城大元寺边,三层小楼建于50年代后期,顶层尖顶式的风格以及拱形的门窗,让人不由地想起俄罗斯那个浪漫的国度。

叶之站在画院的三楼楼道上,穿着一袭洁白的乔其纱柔质长裙,袖子是夹克长袖的。由于面料轻薄柔滑,在傍晚的清风吹拂下极凉爽地飘忽着,让她感到优雅而惬意。与五颜六色为生的她从不排斥白色。像爱的眼神,欲滴着性感与自然。她站在高处望着眼前闹中取静的寺院,寺院据说建于宋代,叫大元寺,蜚声海内外。大雄宝殿和尚念经的声音,不断地传出,忽缓忽急,忽高忽低,跌跌宕宕,发自胸间,如鹤高唳却一如天籁,节奏感极强,还有一种穿过心胸留下无限凉意的旋律。每当黄昏叶之都喜欢听一会,嗅嗅檀香,洗洗尘气。这时寺院已经空寂无人。红男绿女,老老少少的身影像晚霞一样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