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5页)

华依旧的大唐帝国,已是暗流涌动,蚁穴丛生。而天之圣子却没有意识到危机已悄悄来临,他在艺术的繁华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历史即将再一次印证:天下安逸太久,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就会一味追求享乐,逐金盅名画、听淫歌佞语、求高马精舍、羡贪妄之徒、夸富斗艳、攀高比宠,就会出现艺文之繁荣昌盛;如果此时再妄自尊大,不知居安思危,丢掉国家赖以存在之武力,则灾难近在眼前。

无崖子上山的时候,还是大唐的开元盛世。那时政治清明,任用贤能;百姓安居乐业,集市繁荣;朝廷大力提倡文教,重视礼仪,不偏废武功,使得天下大治。大诗人杜甫曾在《忆昔》一诗中描写过当时的繁荣景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而到了天宝十四年,杜甫又写了一首诗,名叫《奉先咏怀五百字》,描写他亲身经历的大唐衰败之情景: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萃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是时,杜甫途经骊山,安禄山叛军早已闹得不可开交,而玄宗天子、贵妃娘娘却依旧在尽情地玩耍嬉闹,诗人以他那琴弦之心分明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