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效一二才是。”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条件:
第一,一次xìng赞助猛虎旅军费100万元,以犒劳辛苦将士;
第二,四县之地承担当地驻军的rì常军费开支,当然这个驻军为常住军,有限额的,具体来说每县不超过三千人马。
第三,议会,司法机构的建设费用,公立学校,医院的筹备费用,均由商会分期给予解决。
王振宇微微一笑,既然大家这么懂味,那我就只有一个要求了:“考虑到地方安保和上路畅通的需要,本将军将成立靖州安保总队,作为地方守备部队使用。具体来说,下设三个安保支队,每县驻扎一支,人数三千人左右。支队下面再辖三个大队,分别是护路大队(驻扎各商镇,每镇一个百人中队),巡护大队(驻扎在各村,每村驻扎一个十人班)和机动大队(驻扎在县城),这些人的费用就有劳地方了。至于猛虎旅的开支,我们是正规军队,自然是吃省财政饭的,就感谢诸位的关心,无需牵挂了。。。”
既然达成了一致,王振宇自然也就说干就干。4月25rì,王振宇在jǐng备司令部张贴告示二十二张,明确说明了县人治县的政治改革主张。消息传开,整个靖州府四县之地都为之轰动,连位于深山的苗寨头人也专门骑马跑到县城来看告示。
紧接着,5月1rì,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备,靖州县县议会开张了,陈洪吉任第一任议长。3rì,通道,5rì会同,7rì,遂宁。10rì,各县陆续选举了新的县长,大批前朝官员因此失去了公职。一时间,靖州府冰火两重天,很多人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兴奋的不行;另一方面,许多人失去了权力,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伟大领袖教育过我们,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跑掉。于是一股子暗流正在涌动。。。()
正文 第016章 八方风雨
王振宇的改革告示立刻在靖州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在改革中收益的寨子头人,宗族势力以及商户们纷纷拍手叫好,并且对改革充满了期待。
但是如历史上的所有改革一样,有人十分满意自然就会有人感觉十分不满的,因为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的再次分配。
那么谁对王振宇的改革最不满呢?不是别人,正是靖州府昔rì的权贵和土豪。这改革令一出,原本的四个县令立刻被议会选出来的县长给替换了,原来司职钱粮,刑名的官员也被原本在他们眼中如肥肉一般的商人官员(原本是商人,后经议会选举跟着县长当上各局局长,副局长的官员)。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反了天了他,这些无jiān不商的人居然要从自己手里夺取权力,这可是有违圣人教诲的。可是当他们再摆官威想唬住这些商人的时候,对不起,这些jiān商们可不害怕了。他们的身后都跟着第九旅的官兵,有枪杆子支持,这些新贵们也硬气的可以。无奈之下,这些饱受圣人教诲的读书人也不敢跟这帮有理说不清的大兵玩舍生取义秀,一个个老老实实缴了官印,账册,收拾包袱,滚蛋。
但是没有任何人会心甘情愿的放弃既得利益,除开个别老实人外,大部分人都选择和这位异想天开的王司令作对,无论他手底下有多少条枪!
他们纷纷选择聚集在依然在任的知州汪德植的周围,挖空心思的筹划着怎么把这个在他们看来有些胡作非为,rǔ臭未干的王振宇赶走。
打?当一个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土豪提出这个办法的时候,大家像看白痴一样看他。开什么玩笑,人家第九旅一个旅在长沙能把一个师打垮。现在就凭自己手里那些只能唬唬小老百姓的家丁去打,那不是驱羊入虎口是什么,纯粹找死。
这个建议从最开始就被自动过滤掉了,大家七舌八嘴的说着自己的主张,听得汪德植脑仁发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