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张作霖简单的喔了一声就没信了,他最近烦着呢?徐州之战之前他可是顺风顺水,可是徐州之战一败,很多问题就衍生出来了,首先是西原贷款的问题,虽然张作霖拿了一半的钱,但是另一半是段祺瑞花了的啊,可是为了拿到尾款,张作霖不得不答应日本人的要求,继承了全部的还款义务。当时想着南下就能发大财,所以没怎么在意,可是徐州一败,南方已经变成了老虎的屁股,你借胆给他张作霖他也不会去摸半下了,这西原借款自然也就从香饽饽变成毒药了。第二是北京政府,不进北京还好,进了北京才发现这他妈就是烂摊子。也不知道北洋是怎么当家的,整个北京政府负债累累不说,赋税还少的可怜,海关税更是八成用于偿还庚子赔款了,如果不是陆宗舆说可以在战后争取让列强免除庚子赔款,我们的张雨帅当时就打算调头跑反回东北了。换谁得了这个一年税收不到2000万大洋,行政开支却要差不多5000万的中央政府都会头痛。第三是山西的阎锡山,这个兔崽子就是一白眼狼,自己刚入住北京的时候,又是送礼又是电贺的,徐州之战结果一出来,这小子就宣布加入国家社会党了,立刻和南方那个南京政府眉来眼去了。张作霖到也不是没想过调兵去收拾他,实在是现在南方的威势太盛,人家现在没打直隶和山东都有些让张作霖摸不着头脑,想来不打总是好的。可要是因为自己去打山西把目前这个微妙的平衡打破了,那就亏大了。。。
所以张作霖这些天想来想去烦得就是这些烂事,原本就没什么头发的脑袋现在也因此变得更敞亮了。烦归烦,问题总还是要解决的,于是之前在上海摆了王正廷一道的杨宇霆不得不厚着脸皮再次南下,做什么,找国民政府谈判,摸底,看看人家愿意给老张家的奉军多大的生存空间。至于什么西北啊,西南啊,都不重要,如果王振宇这个小混蛋喜欢,把北京这个中央政府的名号拿过去也不是不可以,虽然有些心痛,但总好过被人家消灭吧。
张作霖打定主意了,这次如果真被逼到没办法啊,他就带着自己的军队退回东北军,找日本人帮忙(虽然知道他们也没安什么好心),好好的发展工业和经济,等实力足够了,再出关找王振宇算账。
而在南京,9月2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政务院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一脸轻松惬意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杨宇霆。十几天前,就是这个混蛋摆了自己一道,从口口声声和平统一突然变成了武力讨伐,害的自己回到南京后被许多人在背后讥讽为无能。而世事真的无常,仅仅半个月的光景,杨宇霆的屁股就老老实实的回到了谈判桌上。王正廷一边得意一边暗自羡慕王振宇,年纪轻轻居然就手握青年军这么一支天下无敌的虎狼之师在手,原本吓得整个中国闻风色变的奉军居然仅仅一次交手就被打蔫了,这下杨宇霆这个乌龟滑头不老实都不行了,这次看他怎么收场。
杨宇霆也是没办法,办外交这个事情从本质上来说,打赢的时候那是人人争先,这打输了自然是躲都躲不赢的,不然为什么前清那会办外交的总是李鸿章呢?并不是真的因为李鸿章擅长办洋务,而是清军总是吃败仗,所以其他的王公大臣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的,反正朝廷再窝囊也不影响他的生活,他何必去冒着被骂的风险办洋务了?
但差事总是要办的,杨宇霆带着坎坷不安的心硬着头皮来到了上海。刚一下船就挨了一记下马威,他被告知王正廷王部长现在很忙,没办法到上海来,如果他想继续和平谈判,可能就要去南京政务院外交部了。
没办法,谁让下头的弟兄打仗的手艺潮了,三个小时不到,五个旅的军队就被人拾掇了个精光。也就是知道张宗昌是个什么货色,不然换个一般人肯定会被杨宇霆认为是在谎报军情。如果是真的,那么青年军的战斗力就强悍的有点不像话了。而历史上在没有郭松龄的奉军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