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太史慈点点头:“大哥。小弟明白,你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我大汉天下所有贫苦百姓,这不但是小弟一个人的看法。军中弟兄都这么看,都对大哥无比敬服拥戴。”

“这回奉命开赴兖州助战,军中将士感受更深,纷纷感叹说平时没觉得什么,到了兖州看到牛马不如的兖州军士卒,看到丢荒的土地上一群群饿成皮包骨的百姓,这才发现自己原来多么幸运。”

“就连儁义也时常感叹,说他前面几年白活了,要不是遇见大哥。他恐怕也和那些士气低落衣衫不整的兖州官兵一样,不知道这辈子自己为啥活着,要干些什么。”

刘存把话带到张郃身上:“儁义是个难得的将才,四代的家传兵学,基础很扎实,他本人也谦逊好学,进步非常快,缺的只是经验积累,回去你多给他压些担子。让他尽快能独当一面,我需要你尽快回来,帮我把青州军的担子挑起来。”

太史慈重重点头,刘存继续说道:“最迟年底。八万青州军必须满员成军,否则无法应付越来越乱的局势,为保证我军士卒均能获得正规的训练。我已下令把诸城步兵训练基地和枳城骑兵训练基地,暂时迁到临淄城西大营。”

“如今看来。临淄城西那座大营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回去我得尽快在邹平城南的无影山下。建一座至少能满足八万大军驻扎和对抗演练的常驻基地,将来也是青州军大本营和我军武库所在地。”

“那片方圆二十里的地方两面环山,有三条小河,地形复杂多样,非常适合建立训练基地,我还打算等建好之后,暂时把城阳武学院也迁进去,所以下去我会很忙,兖州那边全靠你应付了。”

“大哥,你觉得咱们还有必要留在兖州吗?”

太史慈询问的问题,也是麾下将士疑惑不解的问题。

兖州黄巾看到琅琊军到来,其主力很快向兖州和豫州交界地区转移,小股的黄巾纷纷销声匿迹,太史慈和张郃率领的大军进入兖州近两个月一直没仗打,兖州刺史刘岱似乎不愿让琅琊军进入他的腹地,颇为恼火的太史慈干脆让麾下将士驻扎在甄城坐山观虎,后来实在闲得慌,才跑回来请示刘存怎么办,但是刘存要求他继续驻扎下去,这让他很不理解。

刘存知道太史慈呆在那很不舒服,但为了声誉,为了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不舒服也得待下去,于是刘存把派兵进入兖州参战的目的、意义都告诉了太史慈,最后向他透露一项正在实施的秘密行动:

“一个月前,盘踞在齐郡南面淄水上游莱芜县(今山东淄川东南城子庄)的万余黄巾残部熬不住了,一个冬天冷死饿死几千人,活不下去要向咱们投降,我答应了,命令灵山营悄悄送去粮食衣服,将这股黄巾给收编了,对外一直严格保密。”

“莱芜县虽然远离兖州中心,处于偏僻群山之中,但终究是兖州地盘,而且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和石炭,还有整个北方地区最好的能制作高温瓷器的高岭土,所以我让鲁佩把整编出的五千黄巾青壮悄悄带到临淄,再带上三千名训练半年的青州军返回莱芜,换上旧式皮甲牢牢驻守在那里,近两万老弱妇孺也继续呆在被他们占领大半年的莱芜城。”

“子柔先生已拨下笔资金,组织了一批开矿和冶炼匠师前往莱芜,估计再有两个月就能开炉炼铁,件珍贵的高岭土运到珠山,粗粗估算,每年至少获得三百万斤铁锭,数百万斤高岭土,然后用船顺淄水而下,运到临淄城南咱们商会盘下的两座冶炼工坊,大量制造盔甲兵器以满足我军需要。”

“所以,你还得呆在甄城一段时间,替我牵制各方枭雄的眼睛。”

太史慈恍然大悟:“小弟明白了!大哥尽管放心。”

刘存拍拍太史慈的手臂,走向前甲板,一把抱起太史慈的两岁多儿子:“小亨亨,刚才你老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