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5页)

陈宫拱手站起来,走到九州图前,指着青州和汝南,说道:“青州处在徐州的北门,汝南则在徐州的西门,这一北一西,正好对我徐州形成夹击之势。说起来,这两地都是对我徐州最大的威胁,若是为有心之人所利用,则必是曹操无疑

汝南黄巾跟曹操有没有联系,我们不知道。但这袁绍……向来跟曹操有瓜葛,这是世所共知的事。曹操刚刚跟我们打了一战,听说他在周瑜当初刚到彭城时,就有意要出兵捣乱,只是他因为刚刚战后,兵粮不济,这才没敢轻举妄动。而这次,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两地之事肯定跟他曹操有关,说不定就是他曹操煽动唆使的

打蛇必须打在七寸上,若是我们先把这个闹事的头儿稳住,把这背后闹事之人揪出来,则就不难对付袁绍和黄巾了。我想,明公你让鲁子敬和刘子扬二人出兵范县和定陶,其意就在此吧?”

刘备呵呵一笑:“这也只是我的直觉,曹操没有捣鬼最好,若是有,则给他敲一次警钟,让他好歹左右应接不暇。这样的话,我们才好一心对付汝南黄巾和青州袁谭啊。”

“原来是这样明公果乃高见”

谋士们想通了,也都是不得不对刘备深深拜服。

“只是……”

刘备转过身来:“我们是先救寿春,还是先救临淄,大伙怎么看?”

“汝南黄巾虽有数十万,但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很难成事。先前就被我等杀得大败一回,所以不足为虑,可先缓缓。而青州的袁谭,虽然是刚出厩的雏儿,但他父亲袁绍乃四世三公,带甲十万,又全掌冀州,势力正盛,根基也很是雄厚。青州又在我徐州北门,缓不得,若是青州一破,则徐州动摇,不可不先对付我认为,可先青州而后寿春。”

“对”

有许多谋士深表同意。

刘备望去,说话的,是孙乾,孙公祐。难得他许久憋出了一句。

“不然”

诸葛瑾站起来,凛然说道:“青州的袁谭虽有袁绍力挺,但袁绍正在幽州用兵,要说袁绍会给多少兵马给他这个长子,只怕想来也不多。而袁谭其人我们虽然对他不了解,但想他刚刚领事,只怕欠缺经验,我们也不必对他敬畏。再者,袁谭虽来,还有田楷对付。田楷若不济,还有吴将军。吴将军正在西安,他手上兵马虽不多,但他善于防守,也可牵制敌军。袁谭若想在短期内结束青州战事,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左右点头,诸葛瑾说得也有道理。

诸葛瑾顿了顿,又接着说道:“青州可缓,但寿春却不一样。汝南黄巾的势力虽然不必担心,但怕就怕在他的人多。想当初,皇甫嵩和朱儁两位将军在奉命征讨颍川黄巾时,尚有长社的一时之困败,我等岂可不虑?再说,寿春新定,民心未安,数十万黄巾突然压境,最是容易思变之时。寿春的稳定可谓关乎江东的稳定,若是寿春不保,则江东必将动摇,使君不可不先考虑啊更何况,舍近而求远,来回无谓的奔波,此乃兵者之大忌啊。”

“嗯……”

刘备只轻轻哼了一声,也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只是问陈宫:“公台,你说呢?”

陈宫微微一笑,站了起来,拱手道:“诸葛先生说的是青州可缓,寿春缓不得我等可先解救寿春,再图进兵青州。毕竟人家攻打青州,外人若是看不出其中猫腻,明公你就急于用兵,则以为是明公你的不是了。若是等他进一步深入之后,必将露出觊觎我徐州之野心,到时我等站在道义一边,再进兵也是不迟,则名正言顺也。

只是青州若一味指望吴求将军和田楷二位,也不是办法。明公不如另外派出一支军队,虚张声势,打着明公你的旗号,申言巡视北土,这样也好让敌人忌惮三分。另外,再让琅邪的臧霸将军屯兵青徐之界,做好随时防备,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