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第2/3页)
雲彩匯集處的普蘭,次子扎西袞選擇了雲彩彎彎處的古格(札不讓,今札達),幼子德祖袞選擇了六彩最高處的瑪隅(拉達克,今日土),即是後來的普蘭王朝、古格王朝和拉達克王朝。這便是&ldo;阿里三圍&rdo;的由來,藏族史書上稱其為&ldo;三袞占三環&rdo;。三環是對三個王朝所在地的一種形象概括:普蘭稱作被雪山環繞的地方,札達是岩石環繞的地方,而日上則是湖泊環繞的地方。
那時,古格疆域之大,北抵日土,最北界到了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範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讓位於現札達縣城十八公里處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南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除了這些由於今日仍然作為村莊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標明在地圖上的地點外,古格王國境內還有大量的無名遺址散布在荒原大漠和土林中。斷壁殘垣、坍毀的洞穴、傾圮的佛塔難以數計。如果不是親臨其境,很難想像上國當年的恢宏氣勢。
佛教 立國之本
古格王國自開國之日起,就確定崇信佛教,崇尚佛法,並以之作為立國之本。也許,王臣們還念念不忘吐蕃盛世佛教興旺的歷史,也許,他們認定了佛教將給自己的王朝帶來昌盛。
埃松王子懷著對佛的無比虔誠,禪讓王位於其弟松艾,自己出家修行,取法名為拉喇嘛意希沃。
這個時期,正是藏地佛教雖處於復甦但卻雜蕪混亂的狀態,邪法熾盛,僧侶中有的酗酒縱慾,有的以&ldo;合修&rdo;為名,姦污婦女,更甚者隨意殺人。面對這種局向,意希沃決心去請印度高僧阿底峽大師來弘揚佛法。
請高僧歷來需花費巨額黃金,為此,年邁的意希沃率兵攻打古格西北方的穆斯林同家噶洛,以索取黃金。
意希沃不幸兵敗被俘。噶洛同上親自面見,並好言相勸:&ldo;如能放棄佛教,改宗伊斯蘭教的話,可以免您一死。&rdo;
意希沃回答:&ldo;不!&rdo;
噶洛國上又說:&ldo;用您同等身量的黃金贖身,亦可免死。&rdo;
意希沃答:&ldo;不!&rdo;
噶洛國王只好遺憾地說:&ldo;那麼,您就只有等死了。&rdo;他派人以火炙烤意希沃的腦門,欲使他愚痴。
消息傳到古格,舉國為之震驚。人人盡其所能為意希沃捐獻黃金。待到籌集到與意希沃身體等量的黃金之後,立即派意希沃的侄子絳曲沃攜黃金前往噶洛,營救老人。
噶洛國王沒有放人,又提出要求:&ldo;你們的黃金還差與他頭部等重的分量,快快回去籌集吧,不然,他就沒命了。&rdo;
絳曲沃含淚去獄中與老人告別:&ldo;我馬上趕回古格,籌足黃金便來救您!&rdo;
白髮蒼蒼的老人瞪大雙眼,對侄孫說:&ldo;我腦子已毀,有如牲畜,救我還有何用?!請不要為我費心,把黃金帶到印度去迎請阿底峽大師。&rdo;
絳曲沃再三懇求不過,只好揮淚而別。
捨身求法的意希沃引頸受戮,終遭殺害。他死後,遺體被運回古格,安葬於塔中。
從意希沃對佛教的熱情和堅定意志,人們不難理解,當佛教的誕生地印度都棄佛而改信印度教,環繞其四周的克什米爾、阿富汗、孟加拉,尼泊爾,甚至內地的河西走廊,都改崇伊斯蘭教時,這片高原卻幾經浴血仍不改初衷,其原由或許就暗含了某種歷史的玄機,古格之亡,或許能從其中尋出一點因由。
</br>
<style type="t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