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2/4页)

有成功的,可那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同样也要看皇帝是谁,性格如何,对这种事情会做出什么反应,而崇祯皇帝即位时间并不太长,满朝文武对于这位皇帝的了解,说实在的也算不上太多,甚至还没王承恩这位伴驾多年的老太监更熟悉,至于说关宁军,宋庆觉得这帮人从袁崇焕开始,所有人对于皇帝的认识几乎全都是错的。

首先就是袁崇焕,不可否认这人很有才能,正经的进士出身,而且能文能武,当然这个能文能武的武方面指的是武略,也就是说他带兵打仗的本事,至少是用嘴说出来的本事,而不是说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口大刀上下翻飞之类,那样的人大明朝倒是也有,不过那人叫卢象升,袁崇焕的纯武力值估计也就比村妇略胜一筹,这村妇还不能是太悍勇那种。

年轻的时候,袁崇焕考上了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任时候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见退伍的老兵,还总会放下身段跟人家讨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

嗯,自认为……

天启二年的时候,袁崇焕往京城觐见皇帝,御史侯恂破格提拔了他,让他去兵部任职,不久之后广宁军被后金军击溃,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人镇守山海关,遏制越来越强大的后金。

袁崇焕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独自一个起身,前往关外查阅地形,回朝之后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当然这一个人指的是他独自一人带领士兵们,不需要其他将佐帮忙,还是说他真打算老哥儿一个站在山海关上对着后金兵竖中指,这就不太好说了,只有袁大人自己明白,不过朝中大臣纷纷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朝廷又破格拔袁崇焕为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抵御后金。

当然,在关外那几年,袁大人干得不错,尤其跟孙承宗联手的时候,也算是打了不少漂亮仗,至少一只都在收缩的防线总算是停住了,不过当宁锦之战后,原创袁大人貌似因为得罪了魏忠贤,因此没能得到多少赏赐,干脆辞官不干了。

等到如今的崇祯皇帝即位,将魏忠贤干掉,立刻重新起复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绝对算是封疆大吏的待遇,而且还是手里有兵那种,对他算是相当不错。

崇祯的性格在那一刻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要信得过你,什么事情都好谈,而袁崇焕那时候是被信任的。

同年的七月份,袁崇焕返回京城,上疏陈述兵事,崇祯于平台召见了他,袁大人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年轻的皇帝对此大加赞赏,当时皇帝没见过打仗,比较好糊弄,如果赶上如今经历过京城保卫战之后,保证不会相信这些。

而袁崇焕对崇祯皇帝最大的认知错误,就是认为这皇帝好糊弄,这为他的被杀埋下了最深的祸根,只不过袁大人的死其实并不完全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是有明一代皇帝与大臣们的斗法延续而已。

明朝是个很有趣的时代,尤其是文官和皇帝的关系,几乎就是互相制衡的那种,皇帝雄才大略,心狠手黑,比如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类,那时候文官们要多老实有多老实,可遇到比较软弱一点的皇帝,文官们立刻就人来疯,说白了就是捡软柿子捏,而到了如今的时候,文官们一直占据着上风,袁崇焕作为一个文官,没太把年轻皇帝当回事也正常。

估计他的想法特别简单,五年平辽说说而已,能做到当然好,可真到时候没办成,最多被申斥几句而已,了不起辞官不做,说不定过些年皇帝又想起来了,照样还可以起复,就跟之前一样,你还能把我杀了不成?

于是,崇祯就真把他杀了……

当然现在袁督师还没死,但就关宁军目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