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5页)

也非常好吃。”王桓一一介绍着盖长公主案上的吃食,努力表现着自己的孝心。可惜却提不起盖长公主一点精神。

????吃完饭后,王桓带着盖长公主在家中游园,试图让母亲高兴起来。

????“母亲,你看这个赤鳞鱼。”王桓指着家中池水里的赤鳞鱼,介绍道。

????盖长公主多看了两眼,略有些惊讶地说道:“这鱼倒是稀罕。家中怎么会有这个?”

????“是燕王送的。”王桓见终于引起了母亲的兴趣,高兴地说道。

????“他倒是有心了。”

????“还不止呢。刚才母亲吃的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这些都是燕地的特产啊。燕王待孩儿实在是很好。”王桓笑呵呵地说道,“可惜他远在燕地,没办法感谢。”

????盖长公主眼珠子一转,微微一笑,说道:“旦弟毕竟是你的亲舅舅,自然待你好。”

????“嗯。”王桓点了点头,随即一拍脑袋,问道,“母亲,这么说来,燕王的使臣一直想亲自拜见您呢。只是担心瓜田李下,引人猜测,一直不敢进宫。现在您在家里,倒是可以唤他来。”如今皇帝年幼,作为武帝的成年儿子,燕王与广陵王都是辅政大臣警惕的对象,他的使臣自然不敢随意出入宫中。

????“好啊。你唤他来。”盖长公主懒懒地说道,仿佛漫不经心,“本宫也好久没和旦弟联系了。”

????注1:盖长公主生年不详,关于她在武帝女儿中的排序,有的说是排行最长,有的说是最末,莫衷一是。我取其中一种说法来写的。与卫太子同年出生一事,则纯属杜撰。

????注2:赤鳞鱼,金鱼的先祖,中国古人非常喜欢金色、红色的鱼,以为吉祥。

椒房宫女 第三十四章 河灯之夜的相遇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民间传说,死了的冤魂冤鬼,会被困在地狱中受非常之苦,想托生却总找不到路。到了鬼节这日,若有虔诚的亲友为他们送上一盏河灯,鬼魂们依托着河灯,便可得超生。(这个说法,取自肖红的《呼兰河传》)

????所以,中元节庆时,长安八水上总是河灯遍布,每一盏河灯都寄托着在世之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与殷殷祝福。甘泉宫在泾水之侧,到了中元节这日,昭帝体恤民情,开了宫门,放宫女宦官出去放河灯,看热闹。王蘅君也趁此机会,出了甘泉宫,来到泾水边。

????阿妩死去已有一个多月了。在昭帝的特许下,王蘅君和廉姜得以出了一趟宫,为阿妩在浐河与潏河之间的鸿固塬上,寻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建了一座小陵墓。她告诉自己,就算所有人都遗忘了这个可怜的女孩,她也一定要记得,时时去拜祭她。

????王蘅君提着自制的小河灯,避开密集的人群,绕过曲曲折折的小道,寻到了一处与泾水相连的水潭旁。她蹲下身,用火石点燃河灯上的一小节蜡烛,然后将河灯放到水面上。

????“阿妩,希望这盏河灯能带着你,托生到好人家,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地过下辈子。”王蘅君低声为阿妩祝福着,“害死你的人,我会看着的。她终会有报应的那一日。”

????河灯顺着水流渐行渐远,王蘅君静静地看着。谁知,河灯飘了一段之后,却忽然碰上了另一盏灯,两灯交缠在一起,便停在原地不动了。

????王蘅君皱了皱眉,便提步沿着水潭向河灯的方向走去。走了一段路,便看到一个穿着褐色曲裾衣的少年站在那里,另外那盏灯想是他放的。

????“你的灯?”这少年也看到了她,转过头问道。

????王蘅君发现这少年长得很是俊俏,他的眼角有泪水的痕迹,想必也是在私下祭奠亲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