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4/4页)
”红裳不能接受,她绝不能同意赵一鸣再有女人;不过红裳坚信这与感情无关,这是她的尊严——这样说服自己。
赵一鸣打断了红裳的话:“裳儿,有些时候,我们都是身不由己的,你明白的,对吗?父母之命,我们做为儿女是不能相抗的。就算是收个丫头或是纳个小妾,只要人到了我们院里,便只能由得我们做主了,对不对裳儿?”
赵一鸣在府中原来就有两三个通房丫头,因为一直无所出而又遇上赵一鸣外放了,老太太也就把她们放出府去另配了人家。
那几个通房与宋氏都是老太太给赵一鸣的,就因为老太太原来就常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赵一鸣才如此同红裳~商。
赵一鸣也有赵一鸣的难处:做为儿,他不能忤逆了父母的意思;做为丈夫,他又不愿伤到了红裳的心;左右为难也就是这个样了。
赵一鸣中的意思红裳明白:通房与妾,只要到了他们院里,赵一鸣不去亲近也就是了。
红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可不是什么好法,那些人都是长了嘴、长了手脚的,赵一鸣不同她们圆房,她们不会到老太太跟前说?哪个女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呢?只要嫁作了赵家妇,一定会想为赵家生个一儿半女,日后也是依靠啊。
亲们啊,兄弟姐妹们啊,有票的——不管是粉票还是推荐票,都赏些给红裳吧,看她可怜见的,也许明儿她就能想出法来了,是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阅读!)
正文 八十九章 谁欠下了洞房花烛夜?
过赵一鸣的难处红裳也知道,所以红裳听到赵一鸣的是长叹了一声儿,没有再说什么。红裳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让赵一鸣的身边儿清静些,看来只能靠她自己了,赵一鸣的观念在根本上与自己有些不同——要改变赵一鸣的想法,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危机已经迫到了红裳的眼前,她等不得。
最好的法就是一面想法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赵一鸣,一面自己想法解决眼下的事情。
红裳想明白后便转开了心思:要如何做才能杜绝老太爷和老太太想让儿收丫头或是纳妾的念头呢?画儿的事情现在并不算完,依老太爷的想未能,怕是自己拜过宗祠后,此事就会重提;如果只想着解决画儿的事情,老太爷和老太太还会塞其他的女人过来——总不能让老太爷和老太太每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上这么一出吧?老太太和老太爷不嫌烦,红裳却不想常常面对这样的事情。
红裳决心要想一个一劳永逸的法——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让老太爷与老太太日后绝不会再想起塞女人给赵一鸣。
赵一鸣看红裳没有说话,为红裳听到自己的话后不高兴,便又道:“裳儿,我知道你是识礼之人,为夫的难处你一定知道,只能请夫人多多体谅为了。
不过裳儿也可放心,为夫刚刚过了而立之年,对于女已经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就算我名下再多几名女,为夫地也绝不会去她们房里;”赵一鸣说完后,看了看红裳地神色,看她依然神色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想了想以后说道:“嗯,那个——”赵一鸣说了这么几个字脸上就是一红,不过他还是继续说了下去,只是把下巴抵在了红裳的头顶上,让她看不到他的脸色:“为夫有你为妻已经足矣,你、你明白吗?”
赵一鸣最后一句话说得有些轻,但却并不快:他想让红裳能听清楚。
说起来,虽然一鸣有过妻妾几人,可是对于女人的心事儿并不太了解——他原来一心扑在了前程上,哪有心思关照到自己的女人在想些什么?今日他看红裳不高兴,直觉认为红裳是担心他被其他女人占了心思,所以才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安一安红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