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3/4页)
了“四大恶魔”,成了诸侯们显示自己正义感的对象,最后,他们无一善终:樊稠,与李傕争权,被杀死在会场上;郭汜被伍习所杀,首级献给曹操;李傕,曹操派人征讨,灭其三族;李蒙之死不可考,但是想来也难得善终。至于张济,则是中流矢而死。
是贾诩怂恿他们过把瘾就死的。本来,如果一开始他们各自逃走,也许能落得善终,最起码不会落下千古骂名。也许,在他们死的那一刻,他们会抱怨:这个贾诩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贾诩会出馊主意?虽然中央政权病入膏肓,但是谁率先发难,必定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围攻是必然的。再就是,董卓都败给了中原,李傕这几个小蟊贼能成什么大器?“算无遗策”的贾诩又怎么会出这样的“馊主意”?
毒士中的战斗机———
贾诩是为自保而让李傕起兵?想一想似乎也有道理,按照贾诩说的,一个亭长就可以绑起李傕他们来,那一个亭长太太就可以绑起贾诩来,所以贾诩为自保而献毒计。可是,当时王允已经说了大赦天下,只是“四大金刚”除外。那么,贾诩应该是没有什么危险了。这样看来,即使是为自己,贾诩也不该说出那十二个字来。
说到底,贾诩说随便一个亭长就可以把李傕等人绑起来,是耸人听闻而已。吕布、张辽、高顺、华雄、徐晃都是西凉军团的代表人物,董卓本人也是一个通晓武艺、左右驰射的猛将,就连毫无名气的郭汜,也曾与吕布单挑,想来也有两下子。在崇尚暴力的西凉军团,李傕等人能成为董卓爱将,武功肯定不弱。再就是,李傕等人即使潜行故里,也绝非单枪匹马,身边怎么也得有几个追随者。如此说来,所以,贾诩说一个亭长就可以把李傕等人擒捉,就是耸人听闻了。当时李傕等人跑了就是跑了,那时天下将乱,朝廷忙着对付乱政的,谁还会揪住一个通缉犯不放呢?关羽不就是一个在逃杀人犯吗?也没见后来有谁缉拿他。想来想去,还是贾诩害了他们,也害了天下。
把天下推向大乱,置李傕等人于死地,贾诩设的这个局,到底谁是赢家呢?只有设局的人才知道谁是赢家。如果局里有赢家,那设局的人一定把自己设成赢家。
一个亭长就能绑起来的,倒是真有一个人,那就是贾诩,栖身于西凉军的贾诩。王允执意取缔西凉军,李傕们也萌生退意,贾诩急了,望着漫天风沙,他不知道长城之外何处是归途,他仿佛看到自己又被沙贼们五花大绑,推倒在沙坑边,那时,再冒充谁的外孙呢?
西凉,武人的西凉,骑马,射箭,抢劫,杀戮,是沙漠必杀技。在这里,谋士的智慧,就像一粒粒金子,掉在黄沙里,一阵风过,瞬间湮没。西凉是李傕们的,西凉不是贾诩的。中原才是贾诩的,可是,作为董卓势力的残余,在中原没有任何根基的贾诩怎样才能到中原?西北望,长安无数山,山那边不是长安,山那边还是山。贾诩没有荀彧那样显赫的家族,荀彧静坐家中,韩馥来请,荀彧到了兖州,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而贾诩在危急时刻却只能冒充段太尉的外孙,连人家的孙子都不能冒充;贾诩没有郭嘉和诸葛亮那样的人脉资源,郭嘉有老乡荀彧推荐,诸葛亮有老乡徐庶引见,贾诩的老乡都是赳赳武夫,现在又都成了朝廷罪人,说他有“良、平之奇”的阎忠,也是一个说错了话而逃亡的人。
老乡靠老乡,贾诩知道要确保自己活下去,还得利用李傕们。只要李傕们一起兵,贾诩就又可以躲在西凉军的壳里了。至于李傕们,攻打长安的下场如何,对不住了,贾诩是泥菩萨过河,先保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贾诩建议攻打长安,李傕们对他是感激涕零,哪里想得到贾诩是用他们的尸体在为自己挡箭呢?唉,武夫毕竟是武夫,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毒士!
周瑜、诸葛亮的“毒计”,固然愧对苍生,但是无愧其主。贾诩,则是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