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5页)

关羽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三国演义》印象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朋友印象

知羽护前(不容忍别人位列自己前面)。——诸葛亮 敌人印象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郭嘉

现代印象

《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盟军搞关门主义。——毛泽东 关羽是综合性英雄,关羽的故事说明同时为父母、朋友、君王、国家和正义尽责是何等困难。不管官方传记编写人如何解释,这位英雄人物仍表现出人生的复杂。——美国汉学家罗伯特·鲁尔曼 历史上的关羽,号称“万人敌”,确是一员虎将、勇将或名将;然而,他还算不上军事家。就历史功绩、历史地位而言,历代超过他的名将比比皆是,但是,在后人的心目中,关羽的地位却凌驾于所有武将之上,在清代还高于诸葛亮,甚至高于万世师表孔子。——《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 一 艰难岁月

为了活着——

走,浪迹天涯去!

关羽出发了,踏上了亡命天涯的道路。很显然,关羽“犯事”了。犯了什么事?不知道。《三国演义》里,关羽因家乡豪强倚势凌人,将其杀了,然后逃难江湖。可是,关羽因杀人而逃亡,仅仅是一个推测。杀人当中,任侠杀人,又是根据一个推测得出的另外一个推测。还有人猜测,关羽是为了躲避当时的人头税——算赋或者徭役而亡命。

后世之人,拜倒在关羽神像之下时,似乎并不考虑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流亡期间,关羽以何为生?

啃老?

关羽的来历是个谜,史书只记下了他的籍贯——河东解县,对其家世只字未提。古人写史,很注重传主家世。关羽出生于一个平民之家,平常到上溯八代没有一个能值得写下来的人。这样的家庭,在那个年代,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闲钱支持关羽的逃亡活动?即使关羽家稍微小康,那也就是带上买几个烧饼的钱,根本支撑不了几天。排除了关羽“啃老”的可能。

接受施舍?

关羽性格之高傲,在三国是数一数二的。如此高傲的性格,能允许他对别人低三下四地涎着脸伸出手吗?

打工?

《三国演义》安排关羽推着一辆车子登场。可是,卖苦力这个职业,很难和关羽驰骋纵横的个性合拍。

经商?

有一个相声,说关羽最初是个卖枣的。关羽卖枣进货有特别途径,就是去豪强的枣园里去打枣,打枣时,为了少惹麻烦,关羽总是戴着绿帽子,穿着绿袍,见有人来,便爬到枣树上躲起来。一身绿衣,一张枣红脸,藏在枣树上谁也别想看见。后世关羽神像都是绿帽子绿袍枣红脸,原来人们拜的是一个偷枣贼呢!相声很精彩,可惜纯属虚构。

关羽逃亡期间的生存方式,成了一个悬案。

其实,这个“悬案”的答案是很明确的,只是人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现在试着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一个烧饼递到了关羽面前。赠烧饼的人邀请关羽去拿更多的烧饼。闯荡江湖已有时日的关羽懂得,这是邀请他去抢“大户”。

“凭什么他们抱怨烧饼上的芝麻糊了,我们却连烧饼味儿都闻不到!”

做任何事都能找到理由。何况,这个理由并不牵强。“他们”就是那时的士大夫,最起码是士大夫的亲戚。关羽逃亡,很可能就是拜他们所赐。

肚子决定脑子。逃亡犯关羽饥肠辘辘,闻着豪门朱族里飘出来的肉味,想着一路逃亡的艰辛,没有理由不答应那人的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