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4/5页)

丕会理解接受她的质疑吗?一个失去爱的女人,会得到男人的理解吗?

男人的世界是天下,女人不过是点缀,是着力处的一抹颜色,似有若无。曹丕心里装的是权力,是功名,爱情不过是前行路上的花儿,信手采摘,随手扔弃。

《塘上行》让郭女王多了一个诋毁甄女的理由,而喜欢文学的曹丕,对这首文采飞扬的诗歌却深恶痛绝。

也许,甄女真的冤枉了曹丕——他并非不再爱她,只是厌倦了她。

厌倦比不爱更可怕,以至于曹丕认为杀了她,他的世界才会清净。

公元221年六月初一,称帝十个月的曹丕,第一次祭祀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比照人间的官爵给予山川群神以相应礼仪规格的祭祀,极力表达对天地的敬畏。

就在祭祀完毕山川不久,他派往邺城的快马使者出发了。使者怀里揣着一道诏书,诏书的内容是赐死甄女。

敬畏山川的曹丕,为什么他的内心没有对爱情的敬畏?

快马使者还在路上,曹丕一天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道青气从地下往上冲出来,一直与天相接。第二天,他把相师周宣找来,要他解梦。周宣说:“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

曹丕沉默片刻,派人传令:用更快的马,把派往邺城的使者追回来!

如果有相师灵验预言,那不是运气的话,就是靠对人事的谙熟。甄女被赐死的消息,在洛阳悄悄地传开了,周宣断定多情的曹丕会为自己的无情而感到愧疚。下令追回赐死诏书,曹丕要追回的不是甄女,不是爱情,而是18岁时那种爱的感觉。

可是,赐死诏书终究还是没有被追上。

追上了又能如何?难道能追回那段初见时的爱吗?

那个曾经赐给她无限宠爱的男人,如今要赐她死。

邺城,甄女精心地打理着头发,梳成灵蛇髻,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因为这不仅仅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梳给自己而不是给男人看的一次。

她最信任的李夫人站在一边,泪如雨下。就在刚才,她把17岁的儿子曹叡托付给李夫人。

李夫人问:“甄姐姐,你怎么不哭一声呢?你要是难受,就哭一声啊。你这样憋着,我心里堵。”

惨然一笑,她说:“我为什么要哭呢?我失去了什么吗?”

是呀,那个男人,那份爱,如果失去了,那就说明本来不属于自己,也就不能说失去。

可是,还有生命。

可是,没有了男人,没有了爱,生命的有和无,对她来说还有意义吗?

这年六月的二十八日,按照天干纪日是丁卯日,甄女死了。

第二天,发生日食,这在当时被视为灾异,但是很多人悄悄地说是上天在为甄女鸣不平。

也有人说,甄女告别这个红尘,玉女又回到了天上,然后,她让日食发生,报复世间那个薄情男子。

按照惯例,每当有灾异,就会有三公之官为之负责,被免官职。有关官员呈上奏章,请求罢免太尉。曹丕否决了这一施行了几百年的惯例,下令说:“百官各自尽忠职守,今后再有灾异发生,不要再弹劾三公。”

甄女是当朝天子的原配夫人,非但没得到应有的丧仪,而且死后受到侮辱,灵蛇髻被破坏,头发披到脸上,嘴也被糠塞住。曹丕这样侮辱与自己有过恩爱的女人,是怕她去阴间控告他。

对别人如此宽容的曹丕,对爱过的人为何如此无情?

莫非,她从来没被爱过?

第二年九月初九,秋高气爽,郭女王被立为皇后,成了真正的女中之王。

可是,郭女王也不是胜利者。她被立为皇后仅仅过了四年,曹丕病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