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2/5页)
攀附在树枝上,眼睛都紧盯盯着远处慢慢行驶而来的车队。
诡异神秘的配乐下,观众们大都屏住呼吸,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第355章 第355场 悍匪对悍匪
《中国电影报》的主编冯聪立,不由心里对旁边的朋友导演王晓帅嘀咕:“这戏画面拍得真不错啊……这李小乐可是下打功夫了。”
“确实好,用了心的,你看看那些麻匪的蹲在树上的姿态,这些人都是有功底的,不知道哪里找得这么多演员……”
除了陈凯哥这种大导演之外,像是王晓帅这种拍文艺片的导演还有很多,虽然大家嘴巴上都说“拍大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电影区别与舞台剧真正的魔力就在于画面的冲击感。
这一场航拍戏虽然普通观众可能一眼就过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导演来说,心里可都是羡慕得要命,同时也佩服得要命,就算给他们这么多人,恐怕他们也拍不出这样宏大的场面来。
为了改进原版《让子弹飞》缺乏震撼的打场面的缺憾,李小乐足足用了半个月的心血打造这场枪战大戏。
原版当中,张麻子这名悍匪只有20多位的手下,而鹅城一霸黄四郎更是只有几十名手下,这也导致日后被人诟病的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问题:
“黄四郎武装实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张麻子要跟他斗智了这么久?怎么不直接干掉这些不就得了?”
其实在原版的剧本中,黄四郎有800枪手,张麻子有200兄弟,只是因为姜闻拍摄时候实在是资金有限,雇佣不到足够的群众演员,就这么几十个人手下都还是姜闻请自己的亲戚,还有剧组里面的工作人员临时客串的,原因就是制作费紧缺,对外宣称的1。1亿制作费其实只有8000万多一点。
很多圈外人都不理解所谓的大片为什么这么花钱,除了场面大,特技绚,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人多撑场面,就算每个群众演员一天120,算下来也花不了几个钱,为什么成本那么高呢?
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电影与电视不同,电影是要面对大荧幕,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一个小小的纰漏就会影响电影的整体效果。
比如像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出现的那些黄金甲士与宫女,每个人都是在拍摄前受了1个月专业的仪态训练,保证了这个临时演员在镜头里的符合皇家卫士的气势形态,每个人的住宿费,伙食费每天消费就是300人民币,而每一套黄金甲师的服装手工制作的成本就高达500多元,算下来光是一名配戏临时演员就几乎要过万的成本。
而演麻匪的,也必须是经过训练有经验的临时演员,广东当地根本没有,没有时间去训练,只能从楚浙调过来,而这样一来途中的车费加上这些临时演员住宿费,就是不小的费用,更别提五百套的道具服装了。
拍摄原版时,姜闻当时甚至为了省钱,甚至连鹅城百姓的衣服都省了,直接让他们打赤膊出镜。
而李小乐这次在拍摄中改变了这一切,他不光指挥剧组制作了所有的群众演员的道具服,更以他的人脉是从广东军区的几个大型文工团调借来了五百舞蹈演员,这才达成了拍摄这场大戏的条件。
刚才那个航拍的场面,为什么那么画面构图显得的那么开阔明朗,完全是实打实的用心血与精力制作出来的。
《英雄》的制作成本2。5亿,《无极》的制作成本3亿5000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制作成本3亿6000万,《投名状》3亿2千万,直到《赤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六亿人民币……
越是大量的室外戏,越多的景物镜头,越多的群戏。越大摄影范围,都代表了成本成倍的增加。
导致大部分导演都尽量避免这些镜头,明明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