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2/5页)

孙两营;连连呵斥来蒙蔽混淆;但空口白话难取信;谁不见当日诸侯拜盟主?

谁不见盟主破关;杀西凉军?

谁不知道盟主是大汉宗室;这种人会是奸细;这太奇怪了……

当更要紧是董卓比盟主弱几倍;岂不好打?

军队本能就是以强击弱;这瞬间不知多少疑问目光向总督和俞帆这两位主帅投来。

总督有旧仇的还好些;俞帆却一阵焦头烂额;暗暗传音:“你以为这有用;别说有术师传讯体系在;就算只有我帅旗竖在此;你空口白牙能动得?”

“等你输了就有用。”叶青冷冷回了一句;吩咐着郭嘉退入大营——敌方已经有些狗急跳墙了;这时要防备着术师刺杀。

此时太后鸾驾至巩县西面河畔;这本是联军八千骑兵的驻营;但隐隐成着各自为营的势态。

眼下虽被叶家术师团升起灵雾屏蔽与东面主力联系;但有些将领;各自主公那里得到了提前招呼;一时间气机相互剑拔弩张。

如非北有洛水所阻、西有董卓、东有巩县关羽、南又有刘备大军围困;这些骑兵早就散伙归营。

人人相互戒备;混乱军气相互摩擦冲突;太后见此才意识到劝降一支军队的难度;尤其这样乱世时;绝不是一檄而定问题;而是牵扯到实力、人心、军气的种种较量博弈。

这是一个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自己提出;就是想在三兴过程里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单靠前朝太后怕是难以安稳。

这时却不能后悔。

她蹙着秀眉想着;目光触及远处大军;渐渐有着坚毅之色。

“既劝降不了;就逼降好了;这样才能最大利用这支骑兵;我为了日后;里面就算有风险;也只得承担了。”

“要是我失事;当立刻自决;看在我殉国份上;死后就必有哀荣;宁姬必可和真正公主一样受到待遇;这也值了。”

想清楚了;她冷冷的说着:“摆驾;入营”

第四百六十八章 预见(下)

“太后千岁;千千岁”

太后入营;亲兵昂然入内;屯长以上;都召集拜见;许多地上人铁青着脸扫视一眼;见着众人都山喊千岁;却不得不随之入内。

拜完;营帐内寂无人声;风扑进;人人心里发寒;许久;只听着太后徐徐说着:“诸位都是将校;知道些内情。”

“哀家知道将士们不愿与故旧袍泽为敌;亦不会为难诸位义士要求反戈。

“只是五日前盟会歃血讨董之誓言犹在耳侧;哀家日夜思及难忘;诸位可还记得否?”

不少人都是赧然低首;太后又微微一笑;声音愈是清朗:“而且你家主公一心向汉;岂是背盟弃义之人;必有奸臣在挑拨离间;甚至要挟你们的主公;这时更要齐心才是。”

一些地上人脸色微变;有个就小声咕哝:“这是主公命令”

更有人僵着身子;死盯着太后;只要有人挑头;就立刻爆发;太后看一眼下面;心知这时是关键;背后渗出冷汗;却从容说着:“西凉军在诸位追杀下只顾逃窜;所谓董卓只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洛阳进取在即;为何突有人说联盟告破?甚至要你们放下对董卓敌意;立刻转头对付友军?你们觉得天下会有这种荒谬之事?”

“此必是少数西凉军奸细;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平时都有些异常”太后大声说着。

各营骑兵军官听着;面面相觑;也不知信是不信;大多就沉默下来……似有反对意见者;平时是自成小圈子;挺不合群?

“你们想于什么?造反么”有地上人被这目光看得毛骨悚然;喊着;又被同伴捂住了嘴:“别瞎叫情况不对……”

这时;营帐外隐隐传来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