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5页)

宾主落座,田照开门见山地说,李大人现在是盛安县的菩萨,茶馆里都在评说你的故事。

哦?下官惭愧。田大人请看,这案上的诉状都快将我埋没了。

田照呵呵一笑,摇头说道,在下听说有人为了一睹李大人风采,故意写了诉状,为的是更近得看清大人容貌。

竟有此事?在下愚钝,马上派人查明实情。

李大人深得民心,是好事啊。皇上定会感到欣慰。

可是百姓无事生非,无病呻吟,就是扰乱治安,占用、浪费朝廷资源。

错不在百姓,错在李大人!田照呵呵笑着,端起茶杯轻啜一口。

在下惶恐。

好了,只要看到李大人,在下这趟差也算完成了。

大人方才说顺路?

确实顺路。田照一抱拳,道,谢李大人尽地主之谊,请在下喝茶。在下身负皇命,不便久留,告辞。

既如此,在下便不再挽留。

珍重!

珍重!

隔三差五总会有顺道的出使官员路经此地停留片刻,喝杯茶道句珍重后便离开。他们中有的李安宁之前便认识,有的不认识也没有听说过,便要求他们出示腰牌或者皇上的手谕。这些陌生人无一例外都有皇上亲笔签署盖章的手谕。

此外,李安宁经常能收到三王爷的书信。有时三五天,有时月余,有时书信很短只有几十字,有时洋洋洒洒数百字,她从来不回信。一则信中无实际所指,她无从回复;二则,三王爷似乎很忙,不是游历,就是出使,她怕他不能第一时间收到信,落入他人之手,生出事端。好在三王爷似乎了解她的心思,从未责怪她不回信,也信件照旧一封封寄来。

白驹过隙,转眼已过两年春秋。不等大臣上奏,皇上在大殿下了一道口谕,召李安宁回京。

这天宝玥去给皇后请安,恰逢皇上也在那里,一家人享受着帝王家少有的天伦之乐。宝玥的调皮劲儿上来,问父皇每天在朝堂之上可有趣事发生。皇上端起茶杯喝茶,皇后道,你一个女儿家问朝堂之事做什么。皇上摆手道,不妨,想来平常人家是经常这样聊天叙天伦之乐的,皇后就不要扫兴了。

皇后道,皇上不要太惯着宝玥。

宝玥撅嘴道,母后又说扫兴的话,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悄悄话,就让父皇说说嘛。

皇后见皇上如此开心便屏退左右,专心地做一个听众。

皇上道,兵部有个官员一紧张说话就结巴,每次他开口说话,朝堂上都十分安静,他们都憋着不敢笑出来,右将军是心直口快肠子也直,竟然没憋住,放了个屁。这下子大臣个个都憋成了猪肝脸。

皇后和宝玥笑得喘不过气来,宝玥又问道,父皇当时笑了吗?

皇上道,皇家威严,父皇岂能不顾!

宝玥又问,大臣中父皇最喜欢谁?

皇后赶紧制止道,宝玥,不得无礼!

皇上沉默着低头喝起茶来,宝玥却说,女儿只是想知道朝中大臣里谁是可用之才。

皇后道,这个也不是你该关心的!

皇上摆摆手,誓要将慈父扮演到底,于是说道,能上得朝堂的,大都有可取之处。礼部的关贞、兵部的张书衡、右将军蔡丰都是我朝栋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宝玥急急地问道,李大人呢,他如何?

皇后问道,哪个李大人?

宝玥脸一红,笑道,母后真是贵人多忘事。就是大理寺左寺丞李安宁李大人呀!

皇上眉头微皱又立即舒展开,这样还是没有逃过皇后的眼底,她不动声色地端起了茶杯。

宝玥却无所察觉,继续说道,女儿只是对李大人好奇,长得白白净净的,比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