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3/5页)
去拍电报,把能以、文锦他们都叫回来。”
辜鸿铭立即喝止:“不许去,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我死就死了,不要耽误了儿孙。”
“那我去帮你煎中药。”
辜守庸寻了个借口,立即跑去电报局通知自己的儿女,让他们赶紧来北平尽最后的笑道。
等辜守庸从外边回来,却见父亲正躺在床上艰难看书,他把佣人叫来大声呵斥:“老爷都病成这样了,你们还让他看书?谁拿的书?”
“是……是北大的一个教授。”佣人回答说。
“咳咳,”辜鸿铭虚弱地发出声音,“守庸,过来,帮我念念。我头昏眼花,看不真切。”
辜守庸都快哭了,劝道:“父亲,你安心养病吧,等病好了再看书。”
辜鸿铭道:“对我来说,书才是良药。快念!”
辜守庸抹着眼泪,从父亲手里接过那本书,只见书名叫《枪炮、细菌与钢铁》,他立即翻开朗读起来:“前言辜先生的问题。对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各民族来说……”
辜鸿铭一直在发烧,脑袋昏昏沉沉。但此时此刻,却瞬间恢复了清明,他闭上眼睛,仔细聆听着儿子朗读,居然连续几个小时没有咳嗽。
辜守庸念得嗓子发干,看看外面的天色说:“父亲,先吃饭吧,我去帮你盛碗粥来。”
“嗯,去吧。咳咳咳咳……”
辜鸿铭再度大声咳嗽,咳起来没完没了,不时吐出几口带血丝的浓痰。
父子俩就这么一个听,一个读,有些关键地方还反复阅读。
整整三天过去,当辜守庸把书读完的时候,辜鸿铭突然嘶声大笑:“哈哈哈,好书,好书啊!咳咳……”
咳着咳着,突然就没了声息。
……
梁启超的身体同样不好,他患有尿毒症多年,一个月要往协和医院跑好几趟。
天津租界,后世的意大利风情街,有栋白色的小洋楼,梁启超给这栋楼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饮冰室。
梁启超已经辞去了清华的教授职务,因为他的身体撑不住,干脆退居天津安心养病,同时撰写这辈子最后的着作《辛稼轩年谱》。
又是一天早晨,梁启超乘火车前往北平,到协和医院例行检查后,优哉游哉地前往清华园见老朋友。
“任公,今天来得很早啊!”王国维抱拳笑道。
王国维本来去年就该跳水自杀的,可周赫煊的出现带来了变化。他儿子没有病死,儿媳没有被亲家接走,王国维更没有因此和亲家罗振玉彻底闹翻。
于是,他还好好活着,没有丝毫自杀的念头。
梁启超坐下饮茶道:“昨天我把明诚的新作读完了,颇有感悟啊。”
王国维摇头苦笑:“那本《枪炮、细菌与钢铁》比《大国崛起》还离奇,居然在讲人类社会的衍化,似史而非史,我是不甚明白的。”
“你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感兴趣,”梁启超笑着说,“明诚的专业论着,绝妙之处就在于高屋建瓴,站在云霄之上俯瞰大地。你我写的书,是管中窥豹,他的书则掌控全局。明诚之才华,当世罕见,不得不佩服。”
王国维摆手道:“反正我读得云山雾罩,里面各种外国名字,人名、地名、国名、族名……而且一个个又长得很,把头都给我看晕了。”
“哈哈哈,以前研究甲骨文的时候,也没见你头晕过,”梁启超笑着说,“明诚此书,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他对于人类在欧亚大陆进化出的高度复杂文明,给出了一个从地理、生态、生产、医学,到制度、文化和技术的长链条来解释。而在书的最后一章,他分析预测了中国的未来。”
“哦?”王国维惊讶道,“我没看到最后,他写了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