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第1/2页)

本來。白守采也於當天給徐大聘發了一封挑撥的信。而且比李彥的信發的還要早。不過李彥的信走的雖然也是驛道。但因為是和《華夏商報》一起。走的更快。先一步到了徐大聘手中。從而讓白守采的挑撥信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李彥暫時不想去動清江浦和漕船體系。他向朝廷提出建立大型車輛廠及造船廠的方案。與此同時。他還否決了一份由遼東經略袁應泰提出的造車計劃。認為花費太高。如果是華夏機器廠來做的話。差不多只需要一半左右。

李彥認為。如今大明造船造車。除了清江浦船廠。大多數是分散進行。或者平時分散。用時集中。譬如造車。不管是效率、成本還是品質、管理。都難如人意。

李彥因此建議朝廷仿織造局。建立大型的造車廠、造船廠。不僅可以提高車船建造的水平。還能夠保障朝廷對車船的需求。

針對國庫空虛。可能拿不出錢來籌建工場的情況。李彥又提出官督商辦的方式。可由商人集資、建廠和經營。並提出一系列的具體做法。

如果說建廠的方案還能被接受。那麼官督商辦無疑讓朝廷上下為之驚訝不已。他們很難想像關係到國家命脈的車船。能夠交給私人來修造。

質疑主要有三點。一是商人是不是有那樣的實力。組建大規模的車船廠;二是商人的信譽問題。所謂無商不奸。他們會不會偷工減料;最後一點則是大規模的工廠。會不會帶來不安全的問題?

因為此事事關重大。又是朱由校親自下了旨意。所以工部召集相關人等會議。

&ldo;據下官所知。大明最好的船在福建。那並不是官廠修造的。而西洋人的船更勝過福船。那也是私人造的。如今最好的車也出自華夏機器廠。故而下官以為。車船製造。並非唯有官造。私人同樣可以造!&rdo;李彥對這次會議早有準備。他給每個與會者都準備了一份調查報告。上面都有詳盡的事例說明。由不的他們虛言反對。

&ldo;你說的畢竟只是特例。&rdo;工部左侍郎王永光微微笑著搖頭:&ldo;何況。福建的船廠規模也有限。至於華夏機器廠。那是李大人的才華。如今既在工部做事。何不於工部造車?&rdo;

&ldo;下官請建車船廠。也是想在工部製造車船。&rdo;李彥看了王永光一眼。此人督建山陵。似乎也不廉潔:&ldo;不過諸位大人也都看到。官廠的耗費。比之私廠要更多。既然如此。何不由私廠製造。朝廷出銀購買即可。&rdo;

&ldo;呵呵。官造的起碼不會偷工減料嘛!&rdo;王永光笑呵呵的說道。

&ldo;大人當然不會。可底下的小吏就難說了。不過是有諸位大人監督。才能保證質量而已。&rdo;李彥不相信王永光會潔身自好。也不想在這方面刺激他。

&ldo;官造有監督。商人好利。若是偷工減料。又當如何?&rdo;一直沉默著的工部右侍郎姚思仁板著冷臉。沉聲問道。

李彥笑了笑。對這個問題他也是早有準備:&ldo;商人好利。則必定千方百計降低成本。然而若是降低質量。必為顧客所不喜。進而壓價。因為精明的買家也能分辨物品的好壞。所以對商人來說。最好莫過於成本低而質量好。這應該是一位成功商人所應該追求的。&rdo;

&ldo;商人性奸。哪裡那麼實誠。總是會千方百計偷工減料的!&rdo;姚思仁搖了搖頭。冷聲道。

&ldo;大人說的是。&rdo;李彥點了點頭:&ldo;商人中少不了有的會偷工減料。但下官以為。現在衛所、船廠造車船。若是沒有諸位大人管理監督。他們也必定會偷工減料。私人造車船也同樣如此。同樣要接受工部的監督。我不出錢。若是不合格便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