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柴荣带着带着他“大一统”的梦想走了,可是他却留给了后周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就是——国无长君。柴荣之所以能继郭威位是因为郭威自己的儿子被刘承祐杀了,而伴随着郭威一家被杀的还有柴荣一家老小,虽说后来郭威又从李守贞那抢了一个符后来给柴荣,可是到柴荣驾崩,他最大的儿子柴宗训也只不过是“幼儿园大班”刚毕业而已。在五代那样混乱的年代里,“国无长君”是一件绝对令各方节度使感到兴奋地事,于是他们开始行动了,而走在队伍最前列的那个人就是柴荣生前无比信任的后周国防部长——赵匡胤。
公元960年元旦,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导演了一出和当年郭威如出一辙的好戏,在距京城汴梁不远的陈桥驿发动军事政变,“万般无奈”之下被众军士将黄袍披在身上。因为这个赵将军以前当过宋州节度使,所以他把新朝定名为“宋”,仍然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年号建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闹剧——“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
对于看惯了五代时期政权更迭的夏州来说,这场发生在他们千里之外的“闹剧”似乎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所要的只不过是中原政权对于夏州的承认,于是乎我们夏州那位叫李彝殷的地方长官,赶紧改了个名字叫“李彝兴”,为的就是避讳老赵同志的老爹赵弘殷的大名。赵大皇帝一看,心里那是十分的高兴啊,当即封了李彝兴太尉之职。要知道这个“太尉”可是位列“三公”的,在北宋建立之初,能封为“三公”的,除了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以外,藩镇之中只有一个李彝兴,由此可见赵匡胤对于夏州的重视。
老赵皇帝对于夏州的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老人家的皇位来的有点不地道,天天提防着有人把他赶下下去。现在刚刚建立的宋王朝,内有怎么看怎么不服气的李重进兴兵作乱,外有北汉和强大的后台契丹在那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夏州李家跑来归顺,赵匡胤能不高兴吗?
内乱赵匡胤并不太在意,那个李重进还不放在老赵皇帝的眼里,他真正忌惮的是那个盘踞在山西的契丹“侄皇帝”——刘钧和他身后强大的契丹。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北汉皇帝刘钧趁北宋立国未稳,勾结契丹和代北诸镇兵马兵陈黄河西岸,这一下不但踩了赵匡胤的尾巴,也*了那个基本从来不主动出击的李彝兴。你刘钧跟大宋怎么过不去我不管,老赵让我去勤王我也没准不出力气,但是你别进我的地盘,要不咱俩就要较量较量了。夏州李家向来是把“定难五州”看作立身之本,可是这次刘钧的兵居然出现在了麟州境内,李彝兴再也不能看着不管了。夏州李家又一次以“勤王”的名义出兵了,李彝兴亲派字的堂弟率重兵抵达麟州,这可是李家的天下,北汉军队只有撤退的份,很快北汉就撤军了。自己的地盘保住了,一向出兵就得捞点便宜的李彝兴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在新主子面前卖弄的机会,赶紧派人去汴梁报告这个好消息。老赵皇帝当然很高兴,对李彝兴大加赞赏。可是另一方面,老赵对于夏州的戒心也与日俱增。建隆二年四月,赵匡胤派出五路节度使到了延州——灵武一线,死死地盯着了夏州。
李彝兴对这些举动看在心里,可是也没办法,“小胳膊干不过大腿”,只要你不吃掉我爱干什么干什么。为了向老赵皇帝表忠心,建隆三年,李彝兴向大宋朝廷进献良马三百匹,这下可又是讨了老赵皇帝的欢心。要知道,自从唐末以来,产马之地几乎尽落入“胡人”之手,每个中原王朝对于战马都有一种特殊的渴求。尤其是像现在大宋王朝立足未稳,赵匡胤要想继承柴荣“开拓天下”的理想,必须进行多年的统一战争。而他的对手除了南方那几个“文弱书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北汉及它身后的契丹,所以马是赵匡胤最想得到的东西之一。这次李彝兴投其所好,献上三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