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 (第2/4页)
张绣和李恢两人一起见过夫余国主捺苏垦,将苍狼军有意扩建茶阿冲的意思表露出来,受到了捺苏垦的热烈欢迎。
捺苏垦有些为难地说:“还请两位大人见谅,我们夫余国力孱弱,老百姓仅能果腹,如果修建大城,只能出人力,却无法出财力。”
李恢说道:“国主无须烦忧,我们将仿照晋国第一雄城卧虎城的结构布局,以三年时间为限,在茶啊冲修建一座综合性的大城。至于建城所需经费,便由苍狼军一力承担,所需的劳力则由夫余国提供,工钱便由我们来出。不过我们如此出钱费力地修建大城,也有两点要求。”
捺苏垦说:“夫余国民一定会感激二位大人的仁慈与优厚,大人有何要求尽管开口。”
李恢于是说道:“第一个要求,今后夫余城为苍狼军所在地,夫余百姓可以在城内生活居住,但城池的管辖权归苍狼军所有;第二个条件,茶阿冲今后改名为长春。”
夫余国主思索一番之后,最终答应了李恢提出的条件。在他看来,人家花钱费力地在这里修建一座城池,仅仅要求管辖权和驻军权,也不过分。夫余国如今已经成为晋国的附庸,就算苍狼军在夫余全境驻军,估计百姓也不会反对。
第225卷 第1798节:两个女婿三个王 (33)
茶啊冲确实便是后世的东北名称长春!没想到因为苍狼军的到来,提前给这座城池十分吻合地取了汉语地名,就连赵兴看了之后都觉得十分满意。
在长春西南方两百里外,便是呈现“几”字型蜿蜒流淌的大辽水。大辽水的上游又叫做饶乐水,便是那“几”字的一“丿”。在饶乐水的北岸残余着辽东鲜卑数万人,在南岸,也就是“几”字形的“丿”与“一”结合的部位,则是乌丸人的老巢;大辽水的下游横贯辽东郡直入渤海,在它的沿岸有望平、辽阳、房县等重要的城池,如今全部在公孙度手中。
如果张绣率军从长春城内出发,三日便可抵达大辽水的中段,也就是“几”字型那一横的正中间位置。从此处渡水可以击辽东鲜卑和乌丸,顺流而下则可以攻打公孙度,若是向东而行便可进入高句丽人控制的地盘。所以说,张绣选择将大军驻扎在长春城,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位置。
在这次作战会议上,张绣对大家说道:“如今在夫余的东北部是挹娄,这个部落虽然地盘广大,但当地土著尚未开化,居住在地穴之中,靠着养豕(音shǐ,猪的古称)为生,攻击性并不强,我们可以暂时不予考虑。在夫余的正东方向是东沃沮部落,他们虽然没有形成国家,但与夫余东南方向的高句丽关系密切,一旦高句丽被公孙度打的无力反击之时,很有可能会逃往东沃沮的森林之中避难。”
重骑师的师长臧霸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这次从西域长途跋涉而来,为了减轻辎重,重骑师并未携带相应的装备,如今大战在即,不知所需的重甲和马枪何时可以到位?”
军师李恢回答说:“潜伏在辽东地区的内应已经打通了幽州通往辽东的武器输送渠道,如今正抓紧时间从海路和陆路运输一批军备物资进来。这些物资是打着支援公孙度的旗号进来的,其中明面上的一批是要支援郭淮、廖化和公孙度本部,不过暗中的一批却是给我们苍狼军。”
轻骑一师的师长吕翔提问:“不知我们在哪里接应这批军需物资?毕竟南下之路上如今各方大战正酣,稍一疏忽,便可能让人拣了便宜!”
李恢答曰:“这批物资将与支援高显(今铁岭)郭淮的武器混装在一起,通过水运的方式自大辽水逆流而上,抵达高县之后卸下一部分,然后折道向北进入乌丸人控制的区域。我们需要冲破乌丸人和辽东鲜卑的阻拦,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批物资抢运到长春来。”
轻骑二师的师长吕旷有些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