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 (第2/4页)

理等问题的发生。

就赵兴本人而言,他对于大唐帝国早期推行的内阁辅政制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想让大汉帝国一步跨入君主立宪制、甚至是共和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无异于空中楼阁,或者说自毁长城。

在经过西汉董仲舒的一番折腾之后,现在的汉人骨子里都认可了“天下一统,君权神授”的观点,如果突然间来个“三权分立”之类惊世骇俗的言论,不仅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会毁掉来自不易的统一稳定局面。

赵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建立起一套可以长久运行并且能够自我修复的体制,就算后来遇到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或者制度缺陷,也能够通过较为温和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不是动不动就进行一场血腥的屠杀与反抗,在彻底毁灭之后再重新摸索和建设。

第234卷 第1872节:敢冒不韪只为己 (33)

赵兴目前已经对一些可能影响长治久安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他自己归纳总结出来了几条可能导致国家分崩、皇朝覆灭的因素,排列在第一位的是土地问题,第二位的是民族和宗教问题,第三位的是皇权不受限制和监督的问题,第四位的是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被限制甚至是扼杀的问题,第五位的是人口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或许赵兴的思考还不够深入细致,还没有挖掘到导致国家败亡、政权更迭的关键方面,但他现在能够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愿意为了一些改变而付诸行动,这就足够了。

试想一下吧,如果赵兴为后世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皇室、官僚和有钱人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行不择手段地吞并,那么许多农民运动就可以被避免,这就让帝国的根基轻易不会动摇。

如果赵兴能够坚决彻底地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促进多民族大融合的实现,那么帝国就可以不再为各类异民族的入侵而焦头烂额,耗费财力和物力。

如果赵兴能够留下一套可以限制和监督皇权的机制,避免皇室子弟成天只是醉心于抢班夺权、倾轧内讧,避免因为一个混账皇帝的上台,而导致一个皇朝的覆灭,那么帝国的长治久安也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赵兴能够让天下百姓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不支持你说的道理,但我支持你有说话的权力!”,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重新盛世,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争论的平台,杜绝类似于董仲舒之流搞什么“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学术霸权主义,那么百姓们就会在“道理越辩越明”的盛世之中变得聪明起来,不再轻易被人愚弄和欺骗。

还有太多太多的如果,那怕只能够实现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方面之中的一小步,这对于未来的帝国而言,那都是质的飞跃,巨大的进步!

第七五零章从没听过的鸡金

就在这样平静无奇的日子中,赵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全面。虽然这种进步无法对外人明言,也不可能立即显示出威力和效果,但只有赵兴自己清楚,在许多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为族群进行近乎于自残一般的苦逼思考,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位镇国的将军,可以保证自己的国家在二三十年内不受外敌入侵;一代开明仁厚的君主,可以维持国家在五六十年内繁荣昌盛;一位上下求索,为民族和国家思考未来的圣贤,却可以让自己的族群延续千年。

第235卷 第1873节:敢冒不韪只为己 (34)

赵兴不想做那种为继往开绝学的圣贤,因为他知道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可以一成不变的成为绝学。所谓的“绝学”,都是后人顶着维护创立思想者的名义,为自己谋取利益好处而忽悠人的说法。一旦一种学说成为了“绝学”,那就足以让信奉的后人们走上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