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2/5页)

,又是一个骂人揭短、打人打脸的家伙!年少气盛的孙权居然辱骂本来就皮肤黝黑,相貌平常的庞统,说庞统因为自己长得丑,便见不得别人“高富帅”,还代表自己父亲和哥哥表态,说吴州不欢迎庞统,也是狠话说了一箩筐哇。

凤雏庞统,被十四岁的孙权一阵奚落辱骂之后,一张黑脸霎时变成了红脸,于是菜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掩面激愤离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吴县。

善于做人的鲁肃,一直观察这众人的表现,看到酒宴因此而变得闷闷不乐,于是起身告罪,赶紧跑出去追庞统。好在鲁肃动作快,竟然在吴县之外的十里处追上了庞统。

远远地,骑马而出的鲁肃看到了庞统的背影,于是大声高呼:“士元兄暂且留步,吾有一言相告!”

心中愤愤不平的庞统,听见身后有人呼唤,于是停步转身,结果发现追自己的竟然不是孙家人,而是酒宴上不怎么说话的鲁肃,便开口问道:“不知子敬兄拦住在下,有何相告?”

鲁肃有些遗憾地言道:“吾知士元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吴州如今人才济济,恐难容兄一展所学,不如北上投奔刘皇叔,或许可得重用!”此处备注2。

原本满怀热情的庞统,在吴州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凉水,心里肯定难受的很。听了鲁肃这话,也觉得有道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便消除了当初不愿北地为官的小农思想,谢别鲁肃之后,大步向北方而去……

第四二二章处境尴尬刘君郎

第131卷 第1055节:曹孟德忧心忡忡 (20)

就在大汉东南各方势力或是明争、或是暗夺,不断招揽人才,积蓄力量的时候,曾经参与了讨赵联盟,而且十分神奇没有任何损失地豫州刺史刘焉,正处于一种不尴不尬“打酱油”的地步。

刘焉(字君郎),为汉鲁恭王之后裔,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洛阳令﹑南阳太守﹑宗正等官。刘备出任吏曹尚书之后,刘焉欲取一安身立命之所,便向朝廷求为豫州牧,前往豫州治理州郡。

刘焉此人,要说本事嘛,也算有一些;要说名望嘛,也还过的去。毕竟能混到宗正这个位置上来,不管是拿钱堆还是靠耍手段,都不是一般地人,要不也不会弄到豫州牧这么个肥缺。

刘焉在豫州八年,政绩平平,但总算还是平平安安,也比较听从朝廷的吩咐,所以位置还比较稳固。只是刘焉处在曹操、袁术、刘表三方势力的包夹之中,很多时候都有种无力之感,总是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处境。

这次派兵前出围攻赵兴,刘焉打心底也是不想趟浑水的,但他不敢得罪朝廷,只好跟同为汉室宗亲出身的刘表商量,两家合伙出兵,共同进退。刘表接到刘焉的请求之后,也觉得如果两军合在一起会安全一些,所以便答应了刘焉。也算刘焉命好,就他那七拼八凑整出来的部队,竟然没吃什么亏,最后都安然无恙地返回了豫州。

这次带领豫州二万兵马北上的董扶和庞羲,属于很早便跟随刘焉的幕僚,能力一般,但忠心可嘉,所以一直受到刘焉的器重与信任。俩人去了一趟并州之后,算是大开眼界,对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算有了一个清醒地认识,回来之后便如实向刘焉汇报了各路联军的盛况,以及赵兴麾下众多的文武将士是多么牛掰。

董扶和庞羲这么在刘焉面前说别人厉害,其实也是有私心在里头。他俩这样说,实际上是在鼓动刘焉扩军备战、招贤纳士,增强实力。

当年黄巾叛乱渐渐平息的时候,部活动在汝南(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一带的黄巾起义军将领刘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误打误撞地化名投效了董扶,这些人一直藏身于董扶帐下。刘辟此人,重情重义,而且属于黄巾头目中少有的勇谋兼备之辈,自从投效董扶之后,便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