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3/5页)
“陛下,您刚才说什么,什么府兵制?”庞统耳朵尖,马上问道。
“呵呵,朕决定,不用募兵制,也不用征兵制。”
“那用什么?”
“府兵制!”阿斗高深的一笑。
“府兵制?请问陛下,何为府兵制?”
“朕准备征召一批百姓,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同时在各地建立军府,负责管理训练这些士兵。所以朕称呼这些人为府兵。”
“恩,这好像跟屯田兵差不多吧!”旁边诸葛亮略显尴尬的问道。
“不一样,朕还没说完!朕准备让这些府兵自备武器和马匹,兵府只负责每年的训练和战时的征召。而且朕准备,专门为府兵建立户籍,凡是入了府兵,世世代代皆为府兵,父死子承,兄终弟及。”
“陛下,您说的岂不是世兵之道?”诸葛亮开口问道。
“啊?以前有过么?”阿斗诧异的问道。根据阿斗的记忆,在南北朝以前,是没有府兵制的。
诸葛亮缓缓吸了口气,开口说道:“当年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将国都分为士农十五乡和工商六乡,其中士农之乡民平时务农习武,战时充当士兵出征,世代相传。”
“哦,那士农的十五乡人都要入伍为兵了么?”阿斗开口问道。
“陛下说的是,正是因为士农十五乡都要入伍,所以管仲只在国都士农十五乡中实施。”
“哦,那个和朕的不一样。朕的这府兵制,凡是入府兵者,即为兵户,凡是兵户,全家入兵籍,兵籍可免平日赋税钱粮。”阿斗开口说道。
阿斗话音刚落,周围人都陷入了安静当中。
过了半天,诸葛亮好像是琢磨过来,猛然开口说道:“妙,妙啊!陛下,此举甚妙,既能保持士兵的战斗力,有不会引起民怨……只是陛下,此举在益州或许可行,雍州嘛,有点难。”
“为什么?”阿斗开口问道
“陛下,益州百姓安定多年,百姓耕者有其田,这免除赋税一项,足以让百姓心动,加入府兵。但是这雍州初定,就拿这郑国渠外千亩良田来说,如今都没有耕满,在雍州实行府兵制,恐怕会非常困难。”诸葛亮开口说道。
阿斗心中暗道,不愧是诸葛亮,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
军籍的百姓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没有了徭役赋税,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很多,至少辛苦一年不受灾荒,丰衣足食是没有问题的。这就等于用家中一人去当府兵,换取全家一生的丰衣足食。
益州发展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已经没有空余农田了,所以免除徭役赋税对百姓的吸引会非常大,可是雍州因为战乱,农田大量荒芜,人少地多,这免不免徭役赋税,就不那么重要了。这百姓都没几个,就算是用征兵制,也征不到几个百姓。
“丞相,雍州的事情,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回头朕会拟一个详细的章程,诸位爱卿也陪着朕一起参详参详。至于实施嘛,就先在成都实施,若是可行的话,再推广到全益州,若是不可行,便征兵吧……”
……
邺城。
自从拜了郭皇后为母之后,曹叡的日子好过了很多。曹叡本来就是长子,而甄氏原本也是曹丕的正室,再加上现在郭皇后正当宠,曹叡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曹丕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吸食毒品的人,面色自然很难看,所以见过曹丕的人,都发觉曹丕的气色非常的差,再加上曹丕经常不朝,不少人更是已经猜测,曹丕很可能病入膏肓了。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曹丕身死,这皇位,肯定会落在嫡长子曹叡的头上。
''
第四十四章 邺城有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