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2/5页)

曹参军戴胄对王世充道:“君臣就像父子,休戚与共,明公您不如竭忠为国,则个人国家都会安定。”王世充假意称他说得很好把他打发走了。

王世充与众人商议接受九锡的事情,戴胄又尽力规谏,王世充很生气,把他贬出东都作郑州长史,让他和王世充的侄子王行本镇守虎牢关。

之后,王世充派段达等人对皇泰主说明,请求授予王世充九锡。

皇泰主道:“郑公新近平定了李密,已经官拜太尉,从那以来,并没有特别的功劳,待天下逐渐平定,再论此事也不晚。”

段达听后,索性直言道:“陛下,是太尉大人想加九锡,您不给只怕是不行的。”言词间,已是充满了威胁之意。

皇泰主听后,紧紧盯着段达,许久后才渭然叹道:“那随你们的便吧!”

四月二十二日,段达等人以皇泰主的名义下诏命王世充为相国,让他持饰有黄金的斧头,让他总理百官政务,继而又将他的爵位晋封为郑王,加九锡,郑国可设置丞相以下官员。

至此,王世充的篡位之意,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了。

正如徐文远之前所言,此时东都中的许多人之所以追随王世充,是认为他能够中兴隋室的缘故,他既加九锡,表明了篡位之意,许多人都打算不再继续跟着他混了。

东都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受王世充信任,独孤武都的堂弟司隶大夫独孤机与虞部郎杨恭慎、前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崔孝仁谋划招引唐兵前来。

便让崔孝仁对独孤武都说:“王世充为人卑鄙、狭隘,贪婪、残忍,不顾亲旧,怎么能成大业呢!按图谶之文所说,天下应归李氏,而大唐从晋阳举事,占据关内,军队未遇阻滞,英雄景仰攀附。而且李氏待人处事襟怀坦荡,任用善人,勉励有功的人,不念旧恶,据有优胜之势来争夺天下,谁能与其相匹敌呢?

现在,任瑰任管公的军队近在新安,又是我们的旧交,假如能暗中派使者把他们招来,让他们夜里来到城下,我们共同作为内应,开门纳入,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独孤武都听从了崔孝仁是计策,立即派人前往新安,与任瑰勾结。

任瑰,字玮,庐州合肥人,乃陈朝镇东大将军任忠的侄子,李家起兵至龙门,任瑰也是极力主张西渡黄河入关中的人物之一,李渊评其为“卿将家子,深有谋略”。

去年正月,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十余万图谋东都,最后无功而返,返回长安前,命任瑰与吕绍宗统兵镇守新安,任瑰为主,吕绍宗为副。

任瑰镇守在此期间,屡立战功,现已被封为管国公。

当得知独孤武都等人有意作为内应,开门纳入的消息后,任瑰大为高兴,且感到十分的兴奋。东都洛阳的重要性自是不用说,要是他为大唐夺得此城,那他的功劳可就大了,甚至能与晋王李隐和秦王李世民两人相媲美了!

然而,任瑰的副将吕绍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动了别的心思。

吕绍宗作为任瑰的副将,曾与李密、王世充的属下作战多场,也是颇有战功,但封赏自是大不如作为主将的任瑰,到现在也没有封爵,心中常对任瑰感到嫉恨。

所以当吕绍宗得知独孤武都等人有意作为内应的消息后,首先产生的念头便是想将这天大的功劳抢过来!

于是,吕绍宗迫不及待的带着独孤武都使者,星夜启程,向东都赶去,欲成就不世之功业。

第218章 传国玉玺

然而,吕绍宗的行为无疑是被利欲熏心后的疯狂举动,此等大事,怎能不先预谋妥当,就轻易的行动?

新安离洛阳虽很近,但中间也还是隔着渑池等几个县的,吕绍宗带着五六千人往洛阳而行,一路虽走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