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教育随笔”上了《合肥晚报》 (第2/2页)

瞬间的举动发生在教室的走廊上,过后也就忘却了。

然而没想到它给这位同学的感受却很强烈。当晚回家,他就兴奋地对父母讲:“老师今天和我握手呢!”到上海考试期间,精神振奋,充满自信。当他考上了重点大学,他的母亲来告诉我喜讯,并说起这些情况时,我才想起有这么一回事。

今年春节,这位同学来我家没有能看到我。在其后给我的信中,他又一次提到不能忘记我在走廊上那次握手给他的激励和鼓舞。这一次,倒是我要被他的话震动了。

一次随机的握手谈话,事先未作认真的设计,事后也没有放在心上,却在学生身上产生了如此的作用和影响。

其实,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与学生握手谈话,并非绝无仅有这一次。那为什么这一次会使这位同学感受如此强烈,甚至终身难忘呢?我想,根本原因是其情其境,我的一句话正讲到他的心坎上,我那重重的一握所传达的信息正是他需要的勇气和力量。也就是说,我作为教育者的这一看似简单的教育行为的雨露,正落在他——一个受教育者的渴望滋润的心田里,因而希望、勇气、力量的嫩苗就得以茁壮地生长,乃至结出了回味无穷的橄榄果。

由此,我又得到另一个重要的启示:教育者要想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好效果,必须寻找施教与受教的最佳结合点,尽量做到心心相印,一拍即合。

(原载1998年7月16日《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