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3/5页)

在上面,身材高大,面目清秀,皇冠黄袍,威猛无比,正是当今皇上唐宪宗李纯。饶是吴元庆见过许多世面,也不禁心里紧张,手心出汗,只觉得说不的肃穆庄严。只听陈弘志大声宣道:“吴元庆进见。”

只听里面大声道:“宣!”

那“宣”字不断响起,越响越近,就好像一个巨雷从远处滚来,又好比在山谷喊话,回声从远及近。

吴元庆走进殿中,跪下磕头道:“小民吴元庆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李纯道:“平身。众爱卿也都起来罢。”

众人齐声道:“谢皇上。”这一声几十个人同时出,整整齐齐就如一个人所,声音巨大,大殿鸣响,只震得吴元庆耳鼓轰轰有声。

只听李纯道:“你们这些谏官,没有事实根据,往往生编乱造,妄加诽谤,如此歪风邪气断不可长!朕今天须贬黜两个,以儆效尤!”

一个大臣出班奏道:“皇上息怒。自古以来,君明则臣忠,主上圣明,臣子才敢直言而谏,臣子的生死祸福皆与皇上的喜怒连在一起,群臣上谏,皆冒着得罪皇上的危险,凡敢犯言直谏的人,无不是把自己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忠烈之臣,古来这样的臣子能有几人?凡进谏的言语,无不是经过日日夜夜的思量,朝朝暮暮的删减,逞送给皇上的,十不留一,故古来圣主,对谏言孜孜以求还怕不得,何况还要加罪?若如此,则只能使朝臣尽皆三箴其口矣。想当初,太宗因失魏征而痛苦流涕,以为无镜以明得失矣,皇上却欲自破其镜耶?”正是宰相李绛。

李纯听了,默默无语,似乎犹豫不绝。

李绛又道:“此议定不是出自皇上本心,定有奸邪小人想蒙弊陛下的视听,进此谗言。请皇上明鉴。”

李纯道:“爱卿所言极是。以太宗之圣明,群臣进谏者尚且往复数四,何况朕之愚昧寡闻呢?日后朕若有不对之事,卿等当多所进谏,多次议论,不要说一两次就不敢说了。”

群臣磕头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声音响彻殿宇,显然听了皇上之言,心中尽皆大喜,这句称颂实是出于肺腑。

李纯道:“平身,还有什么事吗?没有事就退朝吧。”

司空韩弘出班奏道:“启奏皇上,太子不幸逝世,为免奸人趁机多事,请皇上早立太子。”

李纯道:“太子逝世,朕心甚悲。宁儿尸骨未寒,朕何忍心便立太子?此事还须缓议。”

韩弘道:“皇上明鉴,立太子乃朝廷大事,关系国家社稷,若不早早议决,只怕多有事端,反为不美。”

………【第四章 争雄】………

李纯怫然道:“朕这些日子。每每思及宁儿温柔孝顺,举止合礼,心实伤之,寝寐不安,食难下咽,此事请勿再提。”

韩弘还欲再说,抬头忽见皇上脸有悲愤之色,心中一吓,忙禁了口。

李纯道:“除新科武状元李愬及吴元庆外,余者退朝罢。”

众人忙磕头谢恩,三呼万岁后纷纷退下。

吴元庆心想,果然是大哥得了状元,心中甚是欢喜,在这金岚殿上,也不好说话。只听李纯道:“如今国家多事,各藩镇皆拥兵自雄,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如此无君无父,朕实恨之。此次进行武试,用意即为国家选拔将才,到时用来出征,为国家效力。李愬武艺高强,夺得状元,朕心甚欢,吴元庆,听李愬说,你的武功远胜于他,却为何中途突然出走,不来参赛?是对朕不满吗?”

吴元庆道:“皇上,这是李状元过誉之言,小民的武功哪能望李状元之项背?”

李愬道:“不然,皇上,吴元庆的武功实不知比臣高明多少,而智谋武略更非臣之所能比,若云保边疆,卫京师,有臣足矣,陛下欲平叛乱,削藩镇,成一代中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